新華網 正文
美媒:美大選談論中國出現三個轉變
2012-10-24 08:16:31 來源: 新華國際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美國《全球主義者》線上雜志10月22日文章】題:中國是美國頭號國內政策問題嗎?(作者戴維·法爾斯坦)

    中國在2012年美國總統選戰中的作用並不是那麼顯眼。但只要一提到中國,它就成了美國一切表面問題的替罪羊。美國政客以前會説“中國人和我們的價值觀不同”,現在他們説“他們在趕超我們”。

  那麼,中國是以什麼方式進入美國政治議題呢,尤其是它以什麼形象出現在美國總統選舉和競選政治中呢?

  1992年的時候,選戰中涉及中國的主要是人權問題。而在當今的美國總統競選政治中,中國被定性和討論的方式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我總結了三個主要的轉變。

  第一個變化是,以往透過人權棱鏡看中國的方式,已經轉變為通過經濟、貿易以及更廣范圍的國家競爭來看中國。

  第二個變化是,相比起作為外交政策問題,中國現在更多是被當做國內政策問題來看。這是美國政治環境下對中國的一次較為徹底的重新定義。

  比如,2011年和今年年初共和黨的初選就提供了一個對我們的政治進行深入了解的機會。值得注意的是,在那些辯論中,中國幾乎沒有在外交政策部分出現。相反,只要中國出現,就與教育、制造業、崗位流失、經濟增長和貿易等問題有關。

  第三個轉變是,以前中國都是被用來衡量美國總統候選人的強硬程度。而現在,它已經成為我們國家弱點的衡量標準。

  以前,總統候選人在競選中談到中國的時候都喜歡在同一個句子中用到“強硬”這個詞:“如果你們選我當總統,我就會對中國強硬”,或者“我的對手對中國不夠強硬,但我能做到”。

  而奧巴馬總統已經提出了把中國作為現有競爭對手的概念。在2011年的國情咨文中,他説中國在根本上對美國是個威脅,而且不是在軍事領域,而是在教育、制造業、經濟、就業崗位創造、清潔能源等領域。

  在美國人眼中,中國已經不再僅僅是人權問題的代名詞,而且甚至已經無關外交政策。現在,中國成了美國假定的現有競爭對手。

  美國人已經感到,在總統競選演説中,不能再把中國歸到哪類問題中或者幹脆放到一邊。相反,中國已經成了美國一切表面問題的替罪羊。

  換句話説,我們已經從“他們跟我們價值觀不同”的説法轉變成了“他們在跟我們爭食”。我們的想法從“他們跟我們不一樣”轉變成了“他們在趕超我們”。這就會使關係變得復雜化。

  中國和美國不是注定要成為朋友或敵人的。要成為前者花的力氣要比後者多。考慮到眼下美國的大選季節,這項工作從2012年晚些時候開始會變得更加復雜。

(未經新華社參考消息報社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文本)

+1
【糾錯】 責任編輯: 董曉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雨後西湖晴歸來
雨後西湖晴歸來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27712386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