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新華網 > 新聞中心 > 正文

《中國的減貧行動與人權進步》白皮書(全文)

2016年10月17日 10:25:13 來源: 新華社

  三、維護特定群體權利

  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少數民族等特定群體中的貧困人口是扶貧工作的重點對象。2012年以來,中國政府加大優先扶持政策力度,切實保障這些群體的社會保障權、健康權、受教育權等各項權利。

  貧困婦女權利保障水準不斷提升。國家落實《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制定實施保障貧困婦女權益的政策措施。加強貧困地區婦女教育培訓,培訓中西部農村婦女200多萬人。實施婦女小額貸款擔保項目及財政貼息政策,促進城鄉婦女創業就業。開展農村婦女“兩癌”檢查項目,每年為全國1000萬適齡農村婦女進行免費宮頸癌檢查,為120萬適齡農村婦女進行免費乳腺癌檢查,已覆蓋532個貧困縣。2011-2015年,中央彩票公益金投入4億元,積極開展“貧困母親兩癌救助”。實施“母親安居工程”“母親健康快車”等公益項目,幫助貧困單親母親、患病貧困婦女改善生存和發展狀況。建立完善新型社會救助體係,加大對貧困婦女的保障力度。2015年,全國獲得低保及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的居民達7121.5萬人,其中女性約2609.4萬人,所佔比重為36.6%,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

  貧困兒童權利保障力度不斷加大。國家制定並落實《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國家貧困地區兒童發展規劃(2014-2020年)》,健全完善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係、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和救助保護機制。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推進城鄉社區“兒童之家”和“兒童快樂家園”建設,各地以兒童之家和兒童快樂家園為依托開展關愛服務活動15.8萬項,受益農村留守兒童人數達1312.9萬人次。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的意見》,各地出臺困境兒童分類管理辦法,根據不同兒童群體需求特點,分類型設置標準,分標準實施保障,加強困境兒童保障水準。落實《國務院關于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全面建立全國孤兒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生活保障制度,中央財政每年安排20億元,保障50多萬名孤獨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的基本生活,並對他們的醫療、教育、康復及成年後就業、住房等做了制度性安排。實施“全國孤兒手術康復明天計劃”,累計投入資金8.6億元,為9萬多名孤兒、棄嬰和貧困兒童免費實施手術矯治和康復。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的意見》,開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和“流浪孩子回校園”專項行動,基本杜絕脅迫、誘騙、利用未成年人乞討現象。廣泛開展適度普惠型兒童福利保障制度和未成年人社會保護試點工作,推動構建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制度,推動建立縣、鄉、村三級兒童福利和保護工作網絡。自2011年起,全國超過1/2的縣實施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按照每生每天4元標準為貧困地區提供營養膳食補助,中央財政累計投入670億元,惠及3360萬農村學生。自2012年起,實施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為6-24月齡嬰幼兒免費提供營養包,提高監護人科學餵養知識普及程度和家庭教育水準,促進貧困地區嬰幼兒健康發育成長。2015年,該項目由中央財政專項補助經費5億元,覆蓋21個省(區、市)14個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341個縣,共211萬名兒童受益。

  老年人權利保障體係不斷完善。國家積極推動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加強農村養老服務建設,建立健全養老服務補貼制度。2009年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2011年開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2014年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2015年,中央和地方政府支付補貼資金2044億元,保障和改善億萬城鄉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參保人數達5.05億,待遇領取人數達1.48億,其中95%是農村居民;全國共有農村敬老院27248所,床位249.3萬張,日間照料服務設施已覆蓋50%以上的農村社區;全國20個省(區、市)建立經濟困難老人養老服務補貼制度,17個省(區、市)建立失能老人護理補貼制度。

  殘疾人權利保障事業扎實推進。2012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明確將貧困殘疾人列為重點扶貧群體。2015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的意見》,圍繞殘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就業創業增收、基本公共服務三大重點領域,提出了一係列重要舉措。2015年,《國務院關于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意見》正式實施,第一次在國家層面建立殘疾人福利補貼制度。通過專項調查,實名獲取2660多萬持證殘疾人和70多萬個社區為殘疾人提供公共服務狀況的基本資訊,為向殘疾人精準服務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撐。2012年以來,中央安排37.4億元康復扶貧貼息貸款,扶持21.9萬貧困殘疾人;累計為145.2萬殘疾人提供職業培訓,城鎮新增123.9萬殘疾人就業,2015年開通全國殘疾人網絡就業服務平臺;國家補助完成117.5萬戶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317萬農村貧困殘疾人得到實用技術培訓,496.2萬農村貧困殘疾人脫貧,因殘致貧現象得到有效緩解。截至2015年年底,共有1088.5萬城鄉殘疾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近2230萬殘疾人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302.3萬殘疾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少數民族脫貧步伐加快。國家制定一係列特殊扶持政策,加快推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脫貧攻堅。《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確定的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中,分布在民族自治地方的有11個;59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中,分布在民族自治地方的有263個;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十二五”規劃確定的3萬個貧困村中,分布在民族自治地方的有13158個。2012-2015年,中央財政安排少數民族發展資金145.9億元,專項支援推進興邊富民行動、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以及開展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和少數民族傳統手工藝品的保護與發展。國家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55億元,用于幫助邊境地區和人口較少民族聚居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群眾生産生活條件改善和社會事業發展。“十二五”期間,內蒙古、廣西、西藏、寧夏、新疆5個自治區和少數民族分布集中的貴州、雲南、青海3省的貧困人口從2011年的3917萬下降到1813萬,減少2104萬人,減少幅度為53.7%;貧困發生率從27.2%下降到12.4%,下降了14.8個百分點。

(圖表)[減貧行動與人權進步白皮書]人口較少民族聚居區基礎設施得到改善

圖表:人口較少民族聚居區基礎設施得到改善 新華社發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糾錯】 [責任編輯: 馮文雅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111197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