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我們為和平而來——中國軍隊海外維和27載

2017年07月06日 19:56:56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 題:我們為和平而來——中國軍隊海外維和27載

  新華社記者朱鴻亮、解放軍報記者羅錚

  和平是人類共同願望和崇高目標。聯合國維和行動為和平而生,為和平而存。

  中國是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部隊最多的國家,迄今走過了27年的海外維和歷程。

  “活躍在各個任務區的中國維和官兵,彰顯了中國愛和平、有擔當的負責任大國形象,為世界和平貢獻了積極力量。”國防部維和事務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説。

  縱深發展 中國軍隊維和行動實現歷史跨越

  1990年4月,聯合國維和行動的簡報上,首次出現關于中國軍人的消息:5位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事觀察員抵達大馬士革。這張特別配發了圖片的簡報,成為中國參與國際維和行動的歷史見證。時至今日,中國軍隊已累計派出維和軍事人員3.5萬余人次,先後參加了24項聯合國維和行動,被國際社會譽為“維和行動的關鍵因素和關鍵力量”。

  27年來,中國維和事業不斷向縱深發展,實現歷史跨越——

  派兵地域上,由中東地區一個任務區拓展到亞、非兩大洲多個任務區;派兵類型上,由單一的工兵分隊拓展到步兵、工兵、運輸、醫療、警衛、陸航等多種任務性質的分隊;派兵規模上,由最初的5名軍事觀察員拓展到今天2409名軍事維和人員,居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首;擔任職位上,由軍事觀察員拓展到參謀軍官、處長、部隊司令等多個中高級崗位;維和攤款比重上,中國的出資額居世界第二;培訓機制上,中國軍隊已建立初中高三級維和培訓體係;對外交流上,中國國防部維和中心為培訓維和人員和進行國際交流提供了重要平臺,一些軍官還走出國門為聯合國組織的維和培訓活動授課。

  2015年9月,中國在聯合國維和峰會上莊嚴宣布,將加入新的聯合國維和能力待命機制,決定為此率先組建常備成建制維和警隊,並建設8000人規模的維和待命部隊。中國將積極考慮應聯合國要求,派更多工程、運輸、醫療人員參與維和行動;今後5年,中國將為各國培訓2000名維和人員,開展10個掃雷援助項目;今後5年,中國將向非盟提供總額為1億美元的無償軍事援助,以支援非洲常備軍和危機應對快速反應部隊建設;中國將向聯合國在非洲的維和行動部署首支直升機分隊;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的部分資金將用于支援聯合國維和行動。

  “這些舉措是中國為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承擔更大國際責任的重要舉措,也體現了中國堅定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和中國對聯合國維和行動的堅定支援。”外交學院副院長王帆説。

  目前,這一係列舉措正加緊付諸實施。可以想見,中國積極支援並擴大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將為國際和平與安全注入新的動力。

  不懼艱險 過硬素質詮釋負責任大國擔當

  戰亂與衝突,饑餓與貧困,炎熱與疾病……在維和任務區,危險與挑戰如影隨形。中國維和官兵直面生死、不懼挑戰,用過硬素質詮釋了大國軍人的鐵血擔當。

  2014年至2015年,非洲爆發埃博拉疫情。疫情肆虐期間,中國赴利比裏亞維和部隊工兵分隊官兵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堅守崗位,連續施工28天,平均每天作業16個小時以上,比預計工期提前30多天,圓滿完成了中國援利埃博拉診療中心修建任務。

  2017年3月,南蘇丹邊境城鎮耶伊爆發激烈武裝衝突,7名聯合國民事人員被圍困在交火區域,生命安全面臨嚴重威脅。中國維和步兵營聞訊,第一時間派出12名官兵驅車前往救援。救援車隊剛駛出臨時行動基地,就迎面遭遇數輛帶有重機槍的皮卡,不時有班組規模的武裝分子向交火地點疾速運動,來回穿梭射擊。一路險情不斷,救援分隊不懼危險,沉著應對,最終將聯合國民事人員全部安全轉移至臨時行動基地。

  這次救援行動在聯南蘇團贏得廣泛讚譽。聯南蘇團特別代表大衛·希勒表示,中國維和部隊在平民保護點採取的“強有力”反應和及時幹預措施值得稱讚。

  不論在什麼樣的任務區,不論環境有多艱苦,中國維和官兵始終以過硬的素質出色完成各項維和任務,在國際維和舞臺展現了中國軍人的特有風採。

  在馬利最高氣溫近50攝氏度的旱季,維和隊員不到4個月就建成了一座二級醫院;在柬埔寨,中國維和部隊創造了“一天能架一座橋”的神話;在南蘇丹首都朱巴,中國首批維和步兵營的官兵們頂著高溫在一片亂石雜草中建造營區,1個月就住進了新房。

  27年來,中國維和官兵的過硬素質贏得廣泛讚譽。“中國維和部隊是聯合國任務部隊中水準最專業、效率最高、訓練最有素和最守紀律的隊伍。”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曾發表研究報告稱。

  “中國部隊令我放心。”聯合國主管維和事務的副秘書長拉克魯瓦表示,相信中國維和人員將一如既往地表現出良好素質,繼續為聯合國維和行動做出突出貢獻。

  愛民助民 和平形象日益深入人心

  在新的國際形勢下,中國維和官兵們積極響應和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用實際行動開創中國維和事業新局面。越來越多中國維和官兵走向世界的同時,中國軍人真誠、善良、友好的和平形象也逐步深入人心。

  第一次參加剛果(金)維和行動,醫療分隊護士長侯丹就被戰爭留下的滿目瘡痍深深震撼了。

  有一次,從外院轉來一名被河馬咬傷的19歲黑人女性,腿已經腐爛。中國維和醫護人員盡最大努力挽救了她的生命。為給她擦洗身體,足足用了五六盆水。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這名女性最終恢復了健康。

  目睹了貧困、饑餓、疾病和戰亂後,侯丹説她要“用愛心給這裏的人們送去和平的曙光”。

  從馬利到南蘇丹,從剛果(金)到利比裏亞,在活躍著中國維和官兵的各個任務區,這樣的故事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在剛果(金),中國維和醫療隊婦産科醫生趙玲和翻譯惠盼得知布卡武市郊一個村莊30多名婦女被暴徒淩辱後,冒著安全危險,深入山區實施救援行動。一名受害婦女專門找到趙玲醫生,説她懷孕7個月了,被暴徒侮辱,1歲多的兒子也被打死。她本來已經對生活絕望,通過治療得知肚子裏的孩子還活著,又讓她看到了希望。“非常感謝中國軍人給我的幫助。孩子出生後,我一定會告訴他,他還有個‘中國媽媽’。”

  在馬利,中國維和部隊在完成任務的同時,積極開展人道主義援助,定期舉行“維和營開放日”活動,邀請駐地兒童走進維和營區,向孩子們傳授漢語和中文歌曲,並贈送學習用具,表達中國維和軍人對馬利人民的友好情誼。

  ……

  中國維和軍人用實際行動溫暖了當地民眾的心,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民的大愛和胸懷。在很多任務區,當地民眾都會主動接近中國維和官兵。不少居民説,雖然他們不認識軍服上的英文,但心裏知道,這群臂章上有五星紅旗的軍人都是好人。

整合閱讀

熱點推薦

頻道推薦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1021121277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