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黨的十八大報告誕生記
2012年11月20日 18:07:35
來源: 新華網
【字號: 】【打印
【糾錯】

    充分發揚民主,集中全黨智慧。黨的十八大報告是反映全黨意志、體現人民意願的報告

    “要加強學習,提高思想理論水平;要深入調研,凝聚廣大黨員和群眾的智慧;要發揚民主,進行深入思考和大膽探索。”胡錦濤同志從報告起草工作伊始就反復強調。

    調查、起草,再調查、再起草,把調查研究工作貫穿起草工作始終,是黨的十八大報告起草工作的一個重要特點。

    全面審視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大勢,全面把握我國發展新要求和人民群眾新期待,起草一部適應時代要求和人民願望的報告,必須充分發揚民主、集中全黨智慧。

    1月6日,在報告起草工作啟動第二天,中央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中央各部委,國家機關各部委黨組(黨委),解放軍各總部、各大單位黨委,各人民團體黨組發出《關於對黨的十八大報告議題徵求意見的通知》,決定對黨的十八大報告議題在黨內一定範圍組織討論,廣泛徵求意見,同時通過一定方式徵求部分黨外人士意見和建議。

    “我們深刻意識到,只有深入基層進行調查研究,廣泛汲取廣大黨員和億萬人民在實踐中得到的新舉措、新經驗、新創造,才能使報告具有時代性、指導性、操作性。”報告起草組負責人深有體會地説。

    2月上旬,起草組派出7個調研組,分赴12個省區市開展調研,召開各級各類座談會44次,對城鄉社區、工礦企業、農牧水産基地等116個單位進行實地考察,了解各地現代化建設和體制改革的實際情況。這些調研成果為報告起草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為了更深入地研究一些重大的理論和實際問題,探討改革和發展的重大舉措,3月15日,按照中央部署的15項重點課題要求,46個承擔單位先後派出101個調研組,足跡遍及29個省區市,召開座談會1073場,深入1433個單位實地調研,形成57份調研成果。

    一次次調查,讓我們黨更加了解到實踐的發展與人民的需要;一次次研究,讓報告起草有了更深厚的思考與更廣闊的視野。世界上很少有哪個政黨像中國共産黨這樣,如此高度重視調查研究。

    8月11日,中央辦公廳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中央各部委,國家機關各部委黨組(黨委),軍委總政治部,各人民團體黨組發出《關於對黨的十八大報告稿徵求意見的通知》,在黨內一定範圍組織討論、徵求意見。

    涓涓細流,匯聚成河。

    8月27日至9月4日,中南海懷仁堂,胡錦濤同志主持召開7次座談會,包括31個省區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4次、18家軍隊大單位軍政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兩次、8個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領導人和無黨派人士座談會1次,當面徵求他們對黨的十八大報告徵求意見稿的意見和建議。

    9月3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領導人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與會者就努力實現穩增長、調結構目標,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深化基礎教育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加大制度反腐力度等問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胡錦濤同志認真聽取發言後,代表中共中央向大家&&感謝,並指出,同志們本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精神,提出了許多好的意見和建議,對修改好報告很有幫助。報告起草組要認真研究吸收大家提出的意見。

    海納百川,氣象萬千。

    截至9月5日,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統計徵求意見人數共4511人,反饋對黨的十八大報告徵求意見稿的意見和建議總計121份。經匯總,各方面共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2400條,扣除重復意見後,原則性修改意見208條,具體修改意見1674條。同時,中央還委託中央統戰部兩次聽取部分黨外人士意見,起草組還當面聽取了部分退休老同志的意見。

    此後半個月,根據中央精神和要求,文件起草組全面匯總、認真研究、逐條分析各方面意見和建議,對報告稿共作出增寫、改寫、文字精簡507處,覆蓋包括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在內的126個單位的909條意見和建議,其中覆蓋黨外人士意見39條。

    一稿、兩稿、三稿……經過反復徵求意見,報告稿作出了許多重要修改:

    ——在農民工子女接受教育問題上,由原來的“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改為“平等接受教育”,“義務”兩個字的刪改意味深長;

    ——明確提出“改革和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為日後進行相關部門整合、理順監管體系提出政策導向;

    ——“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新提法,有望使戶籍制度改革進一步加快;

    ——在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上,普遍用“社會保障”代替“社會保險”的表述,進一步強化社會保障這項基本制度……

    11月1日至4日,黨的十七屆七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出席會議的200名中央委員、165名候補中央委員,以及列席會議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和有關負責同志分組討論了十八大報告稿。文件起草組根據全會分組討論所反饋的196條意見,其中原則性修改意見15條,具體修改意見181條,對報告稿作了41處修改,提交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審議,修改後再次提交全會分組討論。各組經過認真討論,又提出5條意見,起草組建議修改1處。4日下午,黨的十七屆七中全會表決通過了修改後的十八大報告稿,決定正式提交黨的十八大審議。

    11月8日,黨的十八大開幕式上,一份份厚達64頁、近3萬字的十八大報告,醒目地擺在2300多名代表和特邀代表的座席前。

    黨的十八大代表是由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選舉産生的,他們來自各個方面、各個領域,對實際工作和群眾意願有深刻的了解。大會召開前,代表們採取了不同方式,認真聽取了所在選舉單位黨員群眾對十八大報告的意見,並且把他們的期盼和願望帶到大會上來。

    代表們普遍認為,黨的十八大報告高瞻遠矚,全面總結了過去五年以至十年的工作成績和基本經驗,在深入分析形勢的基礎上提出了今後五年和更長時期的奮鬥目標和任務。

    “報告有實踐基礎,有理論創新,有全局視野,有戰略謀劃。”

    “報告是一個突出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的報告,是一個動員全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共同創造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來的報告。”

    “報告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前瞻性、戰略性、可操作性,是新形勢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行動指南。”

    特別是很多來自基層的代表注意到:十八大報告論述簡明扼要,語言通俗易懂。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內涵到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從用24個字概括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到重申兩個百年目標……十八大報告中的新提法、新亮點不勝枚舉,令人耳目一新。

    十八大報告中,一個個生動的字眼更加貼近百姓,一個個明確的目標更加鼓舞人心:“努力建設美麗中國”使人們看到了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的光明前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寄託着“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的美好希望……

    十八大召開期間,起草組根據分組討論兩輪反饋的158條意見,對報告稿又作了19處修改。

    黨內外、海內外對十八大報告的熱烈反響表明,報告是充分發揚民主、集中全黨智慧的結晶,是反映全黨意志、體現人民意願的報告。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分享到:
( 編輯: 劉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