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趨活躍的新力量——更多非公企業和新社會組織代表登上黨代會舞&
律師代表佟麗華:律師應成依法化解社會矛盾的重要力量
“我國律師制度在上世紀90年代改革之後,律師行業就全面走向了市場。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市場青睞能夠花得起錢的人,那請不起律師的人怎麼辦?”一見面,北京致誠農民工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佟麗華代表就給記者提出了一道問題。
在佟麗華心中,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於繼續改革我國的法律援助制度,把律師行業建設成維護法治尊嚴、引導幫助人民群眾依法化解矛盾的一支重要力量。
他説,目前全國的法律援助體系從業人員遠遠不能滿足基層的實際需求。涉及農民工等“草根群體”的案子關係到社會穩定。
佟麗華建議,我國法律援助制度改革以社會化、職業化、專業化為方向,深化社會管理創新,培育更多健康的公益社會組織,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推動這些組織發展,培養職業化的公益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