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報道,針對校外培訓機構收費高、加重學生負擔等突出問題,日前,國務院大督查第一督查組進行了重點暗訪,從暗訪情況看,雖然經過多輪整治,校外培訓依然亂象叢生,管理亟待加強。有培訓機構明確表示,他們會請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華附中、北京四中等名校名師前來培訓。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明確要求,校外培訓機構必須有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不得聘用中小學在職教師;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于20:30,不得留作業;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等。然而,話音剛落,國務院大督查第一督查組就發現,這些要求並沒能有效約束校外培訓機構。這些機構仍我行我素,以前怎麼幹,現在還怎麼幹。若非督查組暗訪,很多地方或許還沉浸在治理取得顯著成效的自我安慰中。
校外培訓由來已久,相關的整治行動也來來回回搞了許多輪次。不能説完全沒有效果,但公眾的不滿意,則是真實的。個中原因當然很復雜,既有機構逐利、家長盲從等因素,也與當下教育環境難以滿足社會需求有一定關係。
一方面,當下的校園教育並不能完全滿足社會對于高品質教育的需要。孩子們本來已經很辛苦,家長並非不知道、不體諒,但眼下的學校,班額較大,孩子很難得到老師的注意。當下的中小學,尤其是一些名校,屬于稀缺資源,能夠擠進去已屬不易,若想提升成績,或者跟得上教學進程,只能從校外找價格昂貴的“一對一”培訓。而一些教師也樂于從這個市場上獲得超額回報。事實上,很多校外培訓機構,本身就與當下的中小學有著扯不清的關聯。二者相互依存,互為補充。此前有媒體報道,一些校外機構往往把名師作為招生的招牌。
再者,教育改革推進遲緩,也加劇了家長和學生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既然高考仍是最權威的指揮棒,家長和學生就依舊會對考試分數斤斤計較。在分數競逐仍屬剛性需求的語境下,校外培訓當然有著廣闊的市場。可見,某種程度上講,校外培訓熱火朝天,仍需從校園內搜尋原因。若想從根本上解決校外培訓亂象,還是應該從強化學校教育著手。唯有築牢學校教育的堤壩,才能切實抵禦來自外部的誘惑。
事實上,此前發布的《關于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中就高度重視學校教育,《意見》要求,“對中小學教師‘課上不講課後到校外培訓機構講’、誘導或逼迫學生參加校外培訓機構培訓等行為,要嚴肅處理。”“堅決查處將校外培訓機構培訓結果與中小學校招生入學掛鉤的行為。”“強化中小學校在課後服務中的主渠道作用,普遍建立彈性離校制度”等。這些規定很具體,也有著極強的針對性,當然,能否內化為各地的自覺行動,仍有待觀察。
動輒數萬元的培訓費,不僅加重了學生家庭的經濟負擔,也推高了社會成本,制造了教育不公。無論如何,這一現象不能繼續肆虐下去了。當前,必須下大力氣提升課堂教學品質,均衡優質教育資源,讓校園成為教育的主渠道,承載起家長和學生的夢想。同時,也要加快教育改革的探索,下決心破除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制度羈絆,還學生以快樂的青春時光。(作者:胡印斌,係媒體評論員)
-
規范校外培訓機構需建立長效機制
我國家庭的校外培訓需求,主要源于升學競爭之下家長對提高孩子競爭能力的渴求。2018-08-23 07:27:58
-
[及時點]治理校外培訓亂象 多措並舉方能長效
校外培訓機構持續火熱繁榮,不僅給學生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也加劇了教育不公。2018-07-15 12:32:54
-
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重在規范
臨近暑假,減負和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問題持續引發公眾關注。2018-06-22 08:35:38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