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藍天刷屏給我們的信心
2018-10-12 08:50:02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碧空如洗、彩霞滿天……近日,最美藍天在朋友圈刷屏。很多人感嘆,“藍天白雲下,‘醉’美天際線,這才是北京最好的名片”。

  霧霾變少,藍天增多,民眾看在眼裏喜在心上。積極轉變固然有“天幫忙”的因素,但更是“人努力”的結果。淘汰落後産能、集中整治“散亂污”,破冰大氣污染源頭防控;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有的領導幹部“80%的精力在抓環保”;中央督察、異地督查齊發,對不達標的官員約談問責……“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産黨就最講認真”,強力舉措之下,效果立竿見影。僅就北京來説,經過近五年集中治理,PM2.5濃度逐年下降,2017年全年平均優良天數比例達到62.1%,“大氣十條”的要求超額完成。

  曾幾何時,遮天蔽日的霧霾被認定是“難治重症”。由于牽涉利益眾多,歐美等發達國家均是耗時半個多世紀方得治理。背負著發展重任的中國,能在經濟與環保之間取得平衡嗎?帶著這樣的疑問,中國開始了大規模環境治理進程。2013年,《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頒布,對各個地區的“藍天保衛戰”該幹什麼、怎麼幹,標定了精確目標,全國上下、方方面面迅速投入到這場攻堅戰中。事實證明:只要全社會各司其職、動真碰硬,就能匯聚成推動改變的制度力量。天藍了,雲多了,空氣凈化器也不如起初好賣了,這些不知不覺間的變化,何嘗不是國家治理能力的集中展示。

  “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又一次在治霾實踐中得到了彰顯。審視近年北京藍天圖景的演變歷程,“協同”可謂關鍵之鑰。以京津冀地區為例,這裏之所以一度成為霧霾“重災區”,很大程度就在于發展鴻溝的客觀存在和發展方式的巨大差異。都説“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但在黨中央統一籌劃下,在統一目標明確指引下,曾經的鋼鐵大省堅定刀刃向內,作為“火車頭”的北京全力給予支援。幾年來,北京的過萬商戶、以北汽、中關村為代表的先進産業、一係列環保增産“黑科技”進入燕趙大地,協力治霾的過程亦成為協同升級的過程。這種協力攻堅的體制優勢,正是我們戰勝一切難題的堅實依托。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驅散霧霾非一日之功。採暖季即將來臨,壞天氣也有可能反覆,但只要我們上下一心、拿出“認真”勁頭,一微克一微克去摳、一天一天去爭取,美好的藍天必將越來越多。(鮑南)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可
相關新聞
  • 辛識平:法治給力,藍天可期
    “形勢不允許我們坐下來欣賞成績”。在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的大氣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中,檢查組直奔問題,遇到個別地方大講成績、不講問題,毫不客氣地懟了回去。
    2018-07-09 23:55:37
  • 新華網評:藍天就是幸福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是打贏藍天保衛戰。我們必須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深化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讓人民群眾的“藍天幸福感”越來越強。
    2018-05-20 16:26:02
  • 喜看藍天歸來 治霾仍須攻堅
    北京作為首都,霧霾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和焦慮的問題之一。
    2018-01-30 18:33:25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第六屆湖南藝術節開幕
第六屆湖南藝術節開幕
黃河壺口出現數百米大瀑布
黃河壺口出現數百米大瀑布
杜尚別掠影
杜尚別掠影
印尼將結束強震及海嘯災區搜救工作
印尼將結束強震及海嘯災區搜救工作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7641123547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