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沒填志願就被錄取 如此“大學”何以忽悠考生
2018-07-05 08:04:01 來源: 中國青年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又是迷惑校名、又是虛假網頁,還是年復一年的虛假招生,這樣的亂象為何久病不醫?

  2018年高考已落下帷幕,隨著各地高考分數陸續公布,考生及家長進入焦慮的填報志願期,而此時也是涉高考招生類詐騙的高發期。不出意料,每年都會上演的虛假招生已經重現。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7月3日報道,近日,有媒體曝光了北京民族大學、北京經貿研修學院(原北京國際經貿研修學院)混淆學歷非學歷性質虛假招生的問題線索。經查,北京民族大學、北京經貿研修學院存在學校管理混亂、進行虛假招生宣傳等問題,北京市教委依據《民辦教育促進法》對兩校分別作出了停止招生的行政處罰。

  此次被媒體曝光的學校為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顧名思義,非學歷教育是指各種培訓、進修,諸如駕校、考研輔導班等都屬于非學歷教育的范疇。因此,哪怕名為高等教育機構,也可能與公眾實際認知中的“大學”千差萬別。

  在媒體報道中,遭遇虛假招生的考生連志願都還沒填,就收到了“大學”錄取短信,顯然是不符合常理的。但看似不合常識認知的行為引發如此關注,並非偶然。

  以此案為例,北京民族大學作為一所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其名字本身帶有極大的迷惑性。地域名+行業+“大學”二字,簡單直接又不浮誇的名字,還同某些知名院校名相差不大,這類校名往往可以以假亂真,讓人誤以為是一所實實在在的正規高校。對于高校了解不多,以及分數較低又迫切希望上學的考生而言,這樣的校名往往給這些群體以“希望”。

  而類似的情況,在往年並不少見。有媒體曾梳理了近300所虛假大學,其中包含了“中國郵電大學”“中國師范學院”等同此次涉案教育機構類似的具有迷惑性的校名。雖然兩者屬性不同,但本質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企圖以校名騙取考生報考。

  當然,報考高校之前通過搜索引擎搜尋驗證,也是當下的考生必備常識,但這類高校一樣準備了應對策略。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微信公號、手機網頁等已然成為資訊獲取的重要源頭。移動端展示為了用戶體驗,會在PC端基礎上進行優化,乃至重新架構網頁,因此很多資訊展示于PC頁面的資訊,在移動端並不一定看得到。在這樣的情況下,類似高校完全可以通過虛假網頁騙取考生信任。此次媒體報道一樣印證了這一觀點。

  那麼,又是迷惑校名、又是虛假網頁,還是年復一年的虛假招生,這樣的亂象為何久病不醫?對于這樣的現象,並非沒有法律和行政法規約束。即便是此案,民辦高校在招生中偷換概念、打監管空白的擦邊球,一樣可以在查清後適用相法律法規進行查處。

  比如北京市教委曾規定,像北京民族大學這樣的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名稱中包含“大學”等字樣或未包含“研修”“專修”“函授”“培訓”等字樣的學校,須明確説明本校的辦學類型為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招生宣傳內容不得回避、混淆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區別。民辦教育促進法等相關法律要求,他們所有的發布渠道,相應的招生簡章和廣告應該是完全一致、準確有效、合法合規的。

  所以,最重要的在于對此類民辦教育機構加強監管。近年來,民辦教育問題層出不窮,上至高校,下至幼兒園,都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很多問題的本質是相同的,只是通過形式變換繼續出現。在這樣的前提下,如不給民辦教育下狠藥,增大試錯成本,只會導致問題繼續存在乃至更加嚴重。北京海淀法院曾總結高考詐騙案狀況,2013年至2017年,北京市共審結涉高招詐騙案件34起,97人被騙,總案值共計4224.5萬元。這組數據,或許值得深思。(陳城)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可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中國女排在天安門廣場觀看升國旗儀式
中國女排在天安門廣場觀看升國旗儀式
高溫天 戲水漂流享清涼
高溫天 戲水漂流享清涼
江蘇連雲港:開展海灘滸苔清理作業
江蘇連雲港:開展海灘滸苔清理作業
河北內丘:農旅融合助推鄉村發展
河北內丘:農旅融合助推鄉村發展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764112308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