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貴州榕江:農信社“兩大員”破解合作社“兩大難”
2020-12-23 15:22:5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貴陽12月23日電 題:貴州榕江:農信社“兩大員”破解合作社“兩大難”

  新華社記者潘德鑫

  “去年年終盤賬發現賣蛋款少了70萬元,幾個股東相互猜忌,最後差點散夥。”貴州省榕江縣忠誠鎮盤踅村高寅弄蛋雞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薛佩恒告訴記者,合作社2017年成立,2019年因這“算不攏”的70萬元幾近倒閉。

  “縣扶貧辦、鎮財政所派人算了一個多星期才發現,個別股東把賣蛋錢裝進了自己腰包。”薛佩恒説,因合作社沒有固定出納,誰賣的雞蛋誰收錢,有些根本沒有入公賬,收款憑證也是雜亂放在一起,有些找不到了。

  榕江縣扶貧辦副主任石仕璽介紹,2016年至2019年全縣合作社數量增至681家,但經排查運作正常的只有278家。部分合作社存在思路不清、管理隨意、經營混亂等問題,突出表現為“産業不明”和“賬目不清”兩個方面:即對于如何選擇産業、産品如何銷售等,部分合作社多依靠經驗或者過度依賴政府扶持,對于風險的研判也比較模糊;在賬目管理上,部分合作社存在收支“過手不入賬”“記賬不算賬”的情況。

  為破解合作社“産業不明”、“賬目不清”兩個核心難題,榕江縣引導農村信用社和合作社參與互助共建,探索“社社聯建”機制:發揮農信社信貸業務員遍布鄉村、市場資訊靈敏且具備項目審查能力、財務管理專業等優勢,將各網點信貸業務員明確為轄內合作社的“産業指導員”和“財務指導員”,定期到府服務。

  榕江縣農信社理事長涂暢介紹,産業指導員除了宣講産業政策、幫助銷售産品外,還要把合作社的種養規模、銷售方式、經營收入等情況建立臺賬,對合作社産業的基本情況、産業投放、成本收益、潛在風險等進行科學分析,形成産業分析報告,為合作社提供參考。

  財務指導員則聚焦合作社“不會記賬”“不懂填寫支票”、財務制度不健全、財務審批流程不規范等問題,對合作社進行“一對一”指導,幫助合作社養成記賬算賬的好習慣,使其産權關係更清晰、支出收益更明白、利益聯結更清楚。

  受疫情影響,平江鎮一養兔合作社本該3個月就出欄的500只兔子推遲了兩個月出欄,價格沒變,最後發現一分錢沒賺,還虧了。到底虧在哪兒?合作社負責人想不通。

  農信社的産業指導員最後幫他找到了症結所在:1只兔子每天約需飼料錢0.5元,前3個月是主要生長期,3個月過後,兔子“光吃不長肉”,相當于500只兔子每個月浪費六七千元的飼料錢。

  “資金有約束,盈虧看得見。”榕江縣委副書記肖智勇認為,合作社在農信社的指導下,每筆收支可追溯,對“哪些産業效益更好”“哪些環節成本高”“哪些成本可節省”都有了更清楚、直觀的認識。

  “賬目清清楚楚,誰都動不了也不敢動‘歪腦筋’。”薛佩恒介紹,在農信社財務指導員的幫助下,合作社有了財務收支明細賬本,每筆收支均需由經辦人和審核人簽字,金額、用途、憑證也一清二楚。

  “‘社社聯建’打破了農信社、農民專業合作社兩個‘農字號’微觀經濟單元之間的壁壘,既能治好合作社的‘病’,又可激活農村金融微迴圈。”貴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汪磊認為,“社社聯建”有望成為推動農村生産力變革的一把“金鑰匙”。

  榕江縣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2月20日,全縣278家合作社已實現産值達6500余萬元,同比增長67.77%,可帶動近1.5萬戶貧困戶增收。而縣農信社來自合作社的存款已超過3000萬元,同比增長76%。

【糾錯】 責任編輯: 梁海燕
載入更多
龍頭山雪韻
龍頭山雪韻
河北石家莊:包餃子 畫民俗 迎冬至
河北石家莊:包餃子 畫民俗 迎冬至
冬日星空
冬日星空
山東棗莊:紅火的溫室大棚
山東棗莊:紅火的溫室大棚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897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