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套上白大褂演戲,包裝身份做生意?小心這些偽科學育兒自媒體
2020-12-21 14:42:57 來源: 半月談微信公眾號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關注育兒自媒體、參加付費育兒課程、購買各類博主推薦物……如今,互聯網成了諸多年輕父母備孕育兒的首選知識來源。然而,一些網絡育兒自媒體炮制各類標題,吸引眼球、獲取流量,所傳播內容的專業性和權威性都無法保證,導致育兒偽科學泛濫。不管什麼人,白大褂一套就是醫生,有些爆款文章表面傳授育兒經驗,背後卻是一本行銷賬……面對便捷卻又魚龍混雜的互聯網育兒,年輕父母疾呼“救救孩子”!

  1 套個白大褂就裝醫生,聊兩句育兒就賣東西

  陜西省西安市寶媽趙欣一心秉持科學育兒態度:“作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當時我的想法就是,要在互聯網上找到‘真理的源頭’。”然而,在互聯網浩瀚的資訊之中,她迅速陷入資訊焦慮。如嬰兒是否需要在太陽下曬黃疸、夏天穿不穿襪子等問題,趙欣在網絡上搜到了截然不同的説法,甚至出現如“喂糖水退黃疸”等明顯有違常識的“方法”。

  來自北京的年輕媽媽王女士也遇到了類似情況。她在短視頻網站關注了許多育兒賬號,後來慢慢發現這些育兒賬號主體身份混亂。有的育兒自媒體賬號名叫“某某育兒經”,賬號認證主體不具有任何醫療教育背景,卻經常發布一些所謂的育兒知識,例如“媽媽想要生出高顏值的寶寶,要多吃這些東西”“多吃葡萄能讓寶寶的眼睛又大又亮”“寶寶幾點出生決定了他以後的性格”。王女士半信半疑,後來在另外一個認證過的醫生自媒體賬號上看到醫生反駁説:“吃水果就能改變眼睛大小,那還關基因什麼事?”

  “這些自媒體動輒就有十幾萬瀏覽量,把我們都搞糊涂了,希望平臺能夠管管。”王女士説,有的育兒自媒體甚至熱衷于拍攝各類短劇,為了增加可信度,套個白大褂就裝作是醫生,自導自演一些就診情景,嚴重誤導家長。

  還有一些表面上介紹育兒經驗的自媒體文章,背後衍生出一條“漲粉—帶貨—變現”的商業路徑。“號稱是醫生、育兒師,在短視頻平臺每天傳播一點育兒經驗,開直播時候就帶貨、建粉絲群。”在自媒體直播中購買過幾次産品之後,趙欣感覺自己交了“智商稅”——購買的某品牌嬰兒孕婦電蚊香,使用説明處大字寫著“孕婦禁用”。

  被“惡意”行銷帶貨,花錢尚屬小事,萬一不慎,可能會對一個家庭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今年上半年,一則“嬰兒趴睡”死亡的事件引發關注,一名新手媽媽加入某“付費睡眠引導群”,聽從相關“老師”的建議,訓練3個月大的孩子單獨在房間趴睡,孩子哇哇大哭也沒有進去看。兩小時後,這位家長發現孩子嘴唇發紫、沒了呼吸。

  2 表面説生育,實際做生意

  海量的互聯網育兒資訊,往往打著“為了孩子更好成長”的旗號。但受訪人士認為,流量經濟之下,商業利益催生了育兒自媒體亂象。

  ——身份靠包裝。據報道,今年上半年“嬰兒趴睡”死亡事件中,該名家長加入的“付費睡眠引導群”由一家商業機構建立。該機構搭建了多個自媒體渠道——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然而,該機構主體只是一個文化傳播公司,並不具有專業醫療資質,“導師”本人宣稱所擁有的國外育兒師的頭銜則真假難辨。

  ——圈錢流程化。互聯網行銷從業者詹亮表示,如今育兒領域是一片藍海,不排除別有用心者想在育兒領域“分一杯羹”,甚至出現了育兒領域“割韭菜”教程。

  一篇《教你做育兒類的自媒體,一個年入百萬的項目!》的公眾號文章介紹如何“零門檻”做育兒自媒體:先將自己塑造成專家、講師,發布一些比較簡短的視頻,寫一段比較吸引人的文案,例如《孩子這麼養,長大了肯定有出息》;再做引導,告訴大家你已經整理了全套的家庭教育方法,推薦用戶添加微信公眾號、關注微博等;最後售賣課程,100元以下的課程大家普遍能接受,還可以在微店、平臺商品櫥窗中推薦書單,如果沒有貨源可以找上游機構做圖書分銷。

  ——平臺監管不力。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大多數UGC(用戶原創內容)網絡平臺上都有賬號認證等方式,但對用戶個人資訊的管理十分混亂。一些平臺雖然有用戶資格驗證的機制,但是偏重形式審查,如營業機構代碼、專業證書等真偽難辨。半月談記者嘗試在某短視頻平臺上注冊賬號,發現畢業學校、專業、工作單位等可以隨意填寫。

  業內人士透露,一些自媒體賬號甚至存在“買號”“洗號”嫌疑,即賬號通過各種方式積累粉絲後,變更賬號介紹和主推內容。半月談記者發現,一名為“某某育兒經”的短視頻博主,自稱“資深育兒師”,並已擁有300多萬粉絲,但其發布的300多個短視頻中,有一半都是非育兒知識,且賬號未經過任何機構認證。

  ——部分育兒知識缺乏普適性。多位醫學專家表示,除去內容提供方和平臺等因素外,一些育兒知識本就缺乏普適性。臨床醫學兒科方向在讀碩士高寧博説:“比如新生兒晚上哭鬧不止等問題,背後可能涉及多種原因,很難簡單通過網絡問答給予診斷。”

  3 年輕父母期盼更多支援

  “我們期盼政府部門能夠搭建公益性權威育兒問答知識平臺,聘請資深醫學專家結合當地實際,在一些普適性問題上給年輕父母答疑解惑。”趙欣等年輕父母説,互聯網育兒知識“國家隊”的出現,將給予年輕父母更多支援。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內科門診主任何麗雅等業內人士介紹,如今很多醫院都有專門的科普線上講堂、孕婦學院等,家長可通過正規的途徑關注、學習育兒知識。

  北京師范大學網絡法治國際中心執行主任吳沈括表示,今年3月1日開始實施的《網絡資訊內容生態管理規定》明確了互聯網平臺的監管責任,平臺應當建立網絡資訊內容生態治理機制,健全用戶注冊、賬號管理、應急處置和網絡謠言處置等制度。

  暨南大學法學院講師陳賢凱認為,如果平臺入駐專家實際上沒有相關資質,那麼平臺的宣傳就構成虛假宣傳,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平臺的價值不僅僅是創造內容,還要治理好內容生態。”業內人士表示,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自媒體監管,通過不定期巡查清理惡意行銷賬號,對屢屢“不聞不問”的平臺給予懲戒,並將嚴重不屬實的內容進行廣泛展示,及時辟謠。 (記者:胡林果 楊穩璽)

【糾錯】 責任編輯: 周楚卿
載入更多
龍頭山雪韻
龍頭山雪韻
河北石家莊:包餃子 畫民俗 迎冬至
河北石家莊:包餃子 畫民俗 迎冬至
冬日星空
冬日星空
山東棗莊:紅火的溫室大棚
山東棗莊:紅火的溫室大棚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24101126887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