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東京10月23日電 通訊:赴日游的新面貌
新華社記者梁賽玉
在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中文標識、中文廣播、手機支付……中國元素在一些日本街頭已成為“尋常的新面貌”。與此同時,赴日中國游客的面貌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數年來,中國一直是日本最大旅游客源國。日本官方統計數字顯示,中國訪日人數已連續5年以兩位數以上的速度增長。2013年中國訪日人數約131.4萬人次,到2018年已增至838萬人次。日本旅游業因快速增長的中國游客而收穫了機遇,也同時記錄和見證着中國游客的新變化。
來自北京的王先生國慶假期在東京度過。這是他第8次赴日游。這一次,他打卡了谷中銀座、赤羽橋南等小眾景點,這些地方是中國網友們在周傑倫新歌MV發布後自行搜索出來並公布在網上的。小王笑稱, 打着周傑倫“老粉”的名義前往,其實也是讓自己用腳步去丈量東京這座城市,看看異國的市井生活,享受輕鬆。
今年國慶假期,和小王一樣選擇體驗型旅游的中國游客明顯增多,與過去單純的購物游相比,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開始願意為文化消費買單,比如專程去日本聽一場音樂會、去看一場特別的展覽等。
曾幾何時,關於游客不文明行為的報道不時見諸日本報端。而如今,國人赴日旅游時所體現出的理性和文明素質,讓日本人印象深刻。
日本經濟學家田代秀敏認為,赴日中國游客群體總體比較年輕,其行為舉止也較文雅。相較於一些日本游客在海外的表現,大部分中國游客更為文明。田代也觀察到許多中國游客變得更充滿“好奇心”,關於日本的知識儲備也令人刮目相看。
1974年9月,中國和日本開通北京-上海-東京航線,翻開了兩國通航的新篇章。截至2018年,平均每週往返中日兩國的航班達2106班次。2018年兩國雙向人員往來超過1100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愈加頻繁的人員交流背後是更為親善的國民感情。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旅游觀光的友好交流奠定了國家間交往的民意基礎。中國駐日大使館文化處一秘蘇濤&&,中國游客在消費升級和追求個性化、品質化旅游體驗的同時,也在向日本國民展示中國的發展水平。中國游客的新面貌傳遞的是中國社會發展的新信息,傳播並展示中華民族的傳統和當代文化。人員之間的交流也將促使更多日本人前往中國、體驗中國的新面貌。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