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童模遭踹,關注家暴更別無視行業隱性暴力
2019-04-11 09:35:40 來源: 新京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如果説家暴是顯性暴力,童模行業將孩子推向成人化世界的“前臺”則是一種隱性暴力,需要更多公共關照。

  據新京報報道,4月9日,一段拍照女童模被一名成年女子腳踹的視頻在網絡流傳。據童模合作商家表示,該女子為女童“妞妞”的媽媽,而“妞妞”與多家店鋪合作,接單量大。杭州市婦聯法律援助律師王楠稱,該踢踹行為涉嫌家庭暴力。4月10日,該女童母親通過微博發布道歉聲明,稱絕無虐童傷害之意,只是在溝通教導中動作稍大。

  就視頻來看,這位母親踢了孩子一腳的事實無可辯駁。如果這是“偶爾為之”的管教舉動,且沒有傷害的主觀意圖和客觀事實,或許確實沒必要上綱上線。但如果暴力管教成了常態,那涉事母親恐怕很難擺脫家暴嫌疑,而這就需要事實還原和法律層面的定性。任何針對孩子的家暴都須譴責乃至嚴懲,為人母者也沒有法外“豁免權”。

  而同樣值得關注的,還有腳踹孩子背後的深層次動機——就如網友所説,踢一下可能沒什麼大不了,重點是父母拿小孩子掙錢。公眾怕就怕,那一記腳踹連著“暴力規訓”的深層意味,為的是逼著孩子聽話,乖乖接受家長的“安排”。

  就在前幾天,有媒體發表題為《逐夢童模鎮:媽媽,我們明天幾點拍照》的報道,呈現了在“中國童裝之鄉”浙江湖州織裏鎮數以千計的兒童模特的生活狀態。這些學齡前孩子在親人的帶領下,從全國各地而來,加入“童模”隊伍——“他們獲取著比許多成年人更多的收入,也面對著許多成年人都不曾面對的復雜現實”。

  童模被母親踢,或許就是這種復雜性的冰山一角。比如,當網友在譴責母親不該拿孩子賺錢時,可能沒意識到,在拍攝現場,孩子父母所扮演的其實是“經紀人”角色。而在被踢的鏡頭之外,童模們受到的約束、規訓或者超出年齡階段的言行“教育”,可能遠比我們想像的多。

  而對于女童來説,“被踢”的心理恐嚇恐怕也要大于肉體傷害。正因如此,“童模被踢”到底是一種行業性的殘酷,還是一個偶發個案,也更值得關注。

  有專業人士透露,做童模“並不需要什麼才華和創造性,只要聽話任大人隨便擺布即可”。而“任人擺布”的背後,是一整套行業法則。比如,童模們年齡、身高都有著明確要求;一般有經驗的童模一小時可以拍16套衣服,平均每套不到4分鐘。

  在《美麗的標價:模特行業的規則》一書中,作者阿什利·米爾斯以親歷者的身份講述對于模特市場的印象:這裏高度易變和混亂,被標記為不確定、模倣、不平等和高流動性。而這也同樣存在于現實的童模市場中。這也導致,童模要展示的是與服裝襯托出來的童真,但其過程恰恰是反童真的。這包括化粧、訓練、現場配合等高強度、高度秩序化的“職業”要求,甚至可能還有來自父母和拍攝者的逼迫。

  如果説家暴是顯性暴力,將孩子推向成人化世界的“前臺”則是一種隱性暴力——童模産業對于兒童的“催熟”,是揠苗助長,也是潛在捆綁。它會逼著孩子“主動”配合、接受成人世界的規則和運轉節奏。

  毋庸置疑,隨著童裝市場快速發展,童模等行業應運而生,並無原罪;但個中的混亂、失序以及各種權利、道德邊界的爭議,也不應該被無視。拍照童模遭媽媽踹只是一個引子,在他(她)們靚麗的形象展示背後,有著怎樣的“殘酷”和失序,又該如何平衡,則需要更多的公共關照。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倩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人類首次“看見”黑洞
人類首次“看見”黑洞
春花爛漫時
春花爛漫時
浙江紹興舉辦蘭亭書法節
浙江紹興舉辦蘭亭書法節
學戲曲 傳國粹
學戲曲 傳國粹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191124351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