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23萬人的荒原求生,不是游戲是奇蹟!
2018-08-07 21:00:42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銀川8月7日電(記者於瑤 劉海)地處寧夏中部的紅寺堡區曾經是生態十分脆弱、荒漠化嚴重的地帶。20年來,這裡經歷了從一片荒蕪到風光旖旎的生態嬗變,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生態扶貧移民集中區。

  在紅寺堡城北,一道10萬畝的生態屏障巍然挺立,頑強阻隔風沙侵蝕。站在綠樹成蔭的生態公園頂端,鬱鬱蔥蔥的林帶向遠方延伸,一株株雲杉、國槐、新疆楊長勢喜人,面積400多畝的紫光湖波光瀲艷,不時傳來喜鵲的叫聲。

  “紅寺堡東、南、西邊都有村莊,唯獨北邊是荒漠,城北防護林體系的建成,有效減弱了城區的風力。”紅寺堡區林業局林綜中心主任梁寶銀給記者介紹着生態防護林的構成,近處是生態林,遠處是苗圃,更遠處的是經果林……

  這位從事生態建設近20年的林業人,見證了紅寺堡“沙丘起高樓,荒漠變綠洲”的翻天覆地變化。“20年前,這裡曾是一片森林覆蓋率不足5%的不毛之地,連只麻雀都難找,每年沙塵暴達20多次,真的是‘一碗麵裏半碗沙’。”梁寶銀回憶道。

  地處毛烏素沙地前緣的紅寺堡,年降雨量不足300毫米,蒸發量卻超過2000毫米,2000多平方公里戈壁沙丘縱橫,一度成為軍事訓練靶場。1998年,黃河水淌進這片沉睡的土地,生活在“苦甲天下”的寧夏南部山區23萬群眾遷移至此,形成了我國規模最大的生態扶貧移民開發區。

  沒有哪個地方像紅寺堡那樣迫切,需要種出一片綠來。為了改變脆弱的生態環境,當地以“生態立區”為發展戰略目標,按照“南保水土北治沙,揚黃灌區林網化”的思路,大力推進灌區綠化,加快生態林業建設和森林資源保護,構築綠色屏障。

  “其他地方是人造天養,紅寺堡是人造人養,不少地方還要用水車灌水,每種活一棵樹都不容易,生態建設成本高。”紅寺堡區委書記丁建成説,但我們一直堅持不懈,從2010年以來,年均投入過億元作為林業建設資金。

  能灌水的地方,大力發展經濟林帶;不能灌水的地方,就大面積種植檸條等耐旱作物。紅寺堡堅持“宜林則林、宜封則封、封旱並舉”原則,森林覆蓋率從20年前的不足5%,增加到現在的10.3%,每漲一個百分點,就要增加成林面積4萬畝。

  被紅寺堡人親切稱為“母親山”的羅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通過休養生息,如今已有森林面積9.2萬畝,野生動物種群增加,成為寧夏中部乾旱帶上的水源涵養中心。

  走在羅山腳下,眼前平疇沃野,阡陌縱橫的葡萄架令人心曠神怡。葡萄、枸杞、黃花菜等産業,是20年來紅寺堡立足水資源短缺實際而重點發展的。

  如今葡萄成為紅寺堡的支柱扶貧産業,通過不斷推進“全産業鏈”發展,目前已培育形成東方裕興等40多個葡萄酒品牌,年生産葡萄酒900多萬瓶,産值達4.5億元。

  紅寺堡23萬群眾來自四面八方,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習俗不同,融合難度大。移民區不僅要物質脫貧,還要精神脫貧,振興鄉村文化,讓黃土地裏也能長出文化“莊稼”。

  如何樹立移民區的文化自信,確實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我們把‘村’作為文化活動的主陣地,持續加大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64個行政村都建了文化服務中心。”紅寺堡區文化館館長馬宏志説,通過採取摸清底數、缺什麼補什麼和一村一策的措施,能夠使村文化服務中心與周圍民居很好地融為一體。

  鄉村大舞&、文化活動室、圖書閱覽室以及成套的文化器材、體育健身設施已經成了紅寺堡所有村的“標配”。紅寺堡還蒐羅當地有一定名氣的文化人,根據他們各自的特點,建立以社火、剪紙、書法繪畫等“戶”一級的文化大院,開辦的“泥土書香讀書社”、農民閱讀節等深受群眾喜愛。

  “文化是最好的潤滑劑,通過不斷提升當地群眾對紅寺堡的認同感、歸屬感,不管來自哪個地方,現在都是紅寺堡人,都是為了脫貧致富。”丁建成説,要充分體現文化的傳承性和包容性,使“感恩、包容、創新、奮進”的紅寺堡精神不斷深入人心。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笑冬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雄渾北盤江 景色美如畫
雄渾北盤江 景色美如畫
江西峽江:烈日下的巡渠工
江西峽江:烈日下的巡渠工
到“宇宙”裏過個太空暑假
到“宇宙”裏過個太空暑假
福建迎來高溫天氣
福建迎來高溫天氣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09112323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