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微信立案,只動手指不跑腿式創新可多些
2017-12-26 08:48:43 來源: 新京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從跑腿到上網,從網上到指尖,也代表着法院立案工作的一個發展方向。

  今後,訴訟當事人不用到法院,也不必遞交紙質材料,只要通過微信就可以完成遞交訴訟材料、身份驗證、交納訴訟費用等全部立案流程——12月25日海淀法院上線微信立案服務&&,在全國法院首次實現“微信全流程自主立案”。

  立案登記制實施以來,法院收案量猛增,傳統的立案方式已無法滿足公眾訴訟需求。海淀法院在已有的網上預約立案、異地跨域立案等&&基礎上,又推出微信立案方式,公眾訴訟門檻進一步降低,也是立案制度的一項突破。

  傳統的“到法院現場立案”方式,不僅有訴訟材料在途中丟失的風險,還因為往返法院特別是近年“訴訟爆炸”帶來的長時間排隊、等候,以及很多法院沒有收費窗口必須到相關銀行交納訴訟費,很多當事人立案都要來回花半天甚至整天的功夫。尤其是到外地法院立案,更是幾乎與去開庭花一樣的時間與費用。通過微信操作,就可完成立案,給當事人帶來的便利顯而易見。

  立案與開庭不同:在莊嚴的法庭開庭,當事人面對面質證、辯論、與證人對質,如此才能起到開庭的效果,因而一些微信開庭的嘗試往往引來作秀質疑。立案工作僅僅是審查起訴資格與訴狀等相關材料,能確定起訴人的真實身份和起訴材料符合立案要求就行,用不着非得到現場。

  報道説,海淀法院與公安部戶籍信息庫聯網,採取身份證查驗與人臉識別相結合的“人臉核身”驗證方式,確保身份驗證過程準確、高效,從而能有效防止冒名起訴、耍着別人玩等惡作劇,維護立案工作的嚴肅性。

  這樣的司法創新顯然是接地氣的,也是利用最新技術與官方數據相結合,實現“數據多跑路,公眾少跑腿”。從跑腿到上網,從網上到指尖,也代表着法院立案工作的一個發展方向。其他法院也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學習借鑒海淀法院的做法,在提高立案效率、方便公眾上,進行創新且務實的探索。

  或許有人擔心,微信立案在便利公眾維權的同時,也會給訴權濫用、惡意訴訟大開方便之門。但這大可通過做好配套的制度準備去避免:一方面,對上傳偽造證據、虛假材料等行為,要注意懲戒,甚至讓其承擔不利的訴訟後果;另一方面,對一些明顯濫用訴權的行為,應通過提高訴訟費或讓敗訴者承擔勝訴方誤工損失等方式,讓濫用訴權者付出應有代價。(吳元中)

+1
【糾錯】 責任編輯: 年巍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冬日鵝影
冬日鵝影
霧裏漁夫
霧裏漁夫
2017悲喜表情
2017悲喜表情
2017輕鬆一刻
2017輕鬆一刻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111112216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