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公開選舉家委會,才能避免功利化
2017-11-06 09:26:15 來源: 新京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候選者成“戲精”,怎麼“炫耀”,並不重要,所有家長的選擇才最重要。

  上海、杭州某小學班級家委會競選像選CEO,成了這兩天的熱門事件。很多人擔心,家委會競選成了“拼爹”的賽道。

  必須指出,這是把擺設家委會、聯誼家委會、工具家委會和選舉家委會四者混為一談的結果。

  我國教育部早在2012年就要求各中小學、幼兒園成立家長委員會,把家長委員會作為建設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的重要內容。

  但從現實看,有的中小學、幼兒園根本沒有成立家長委員會,有的雖然成立了家委會,卻只是“擺設”、“工具”或“聯誼會”。沒有成立家委會是學校不積極,家長也不熱心;家長委員會成為“擺設”,就是成立之後,並不發揮多大作用,只是表明學校、班級有家委會,家委會成員不會參與學校辦學管理、監督,只不過是一種“榮譽”;家長委員會被變為“工具”,則是家委會的工作聽命于校方,校方不便出面的事由家委會出面;而聯誼性質的家委會,則主要利用家長的資源、社會地位,擴大學校的辦學資源。

  事實上,目前輿論對家長曬履歷頗為反感,就因現實中的家委會,有異化為擺設、工具和聯誼會的傾向。基于此來看家長參與選舉,不就是“炫耀”自己,表明自己有資源、有地位,可以和學校“聯誼”嗎?

  其實,這也是對選舉家委會的一種誤解。通常來説,由校方遴選、委派的家委會,産生過程是比較“平和”的,有的學校有校級、年級、班級三級家委會,家委會任期各不相同,到任期結束前,會由學校告知家長,有意願成為家委會成員的可向校方報名,校方再根據報名情況選出新的家委會人選。這些家長無需向其他家長曬履歷,只需讓學校知道自己有“多牛”即可。

  而選舉産生家委會,則是每一屆家委會的委員,都必須重新選舉。具體過程是,由有意願擔任家委會委員的家長自薦報名,向全體家長介紹自己的情況,表達競選意願以及自己有能力代表大家履職,再由全體家長投票選舉,得票多者成為家委會委員。校方可承擔選舉組織工作,但不干涉家長選舉,在家委會成立後,校方按照事先約定的家委會工作職責,和家委會合作。也就是説,家委會要民主選舉産生,成立後獨立運作,按家委會章程履職。

  以此觀察上海這所學校的班級家委會選舉,這是按民主選舉模式成立家委會,因此,參選家長向全體家長介紹自己的學歷、職務,有什麼資源,這是參選的基本要求,我們可以理解。但如果異化成“拼爹”賽道,表達對別人的優越感,那就過了。

  如果所有家長認真對待選舉,要選出代表大家利益的家長委員會,那麼,那些有錢有勢想謀個人利益而不是服務大家的家長,自然會落選。家長會選擇有能力、有責任心,能代表大家進行家委會治理的人。所以,候選者成“戲精”,怎麼“炫耀”,並不重要,所有家長的選擇才最重要。家長真選,除了候選家長在微信群裏表達參選意願外,應有發表競選演講,接受家長質詢,各位候選人辯論,最終投票的嚴肅環節。

  我國國家教育規劃綱要指出,中小學要推進民主管理,提高現代治理能力。成立並發揮家委會的作用,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內容。輿論和社會公眾,不妨從民主管理角度來關注、推進家委會建設。(熊丙奇)

+1
【糾錯】 責任編輯: 年巍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江西婺源石城古村美不勝收
江西婺源石城古村美不勝收
北京雁棲湖秋日美景
北京雁棲湖秋日美景
江西廬山進入紅楓最佳觀賞期 吸引遊客紛至遝來
江西廬山進入紅楓最佳觀賞期 吸引遊客紛至遝來
松巴藏寨之秋
松巴藏寨之秋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1111121909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