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時政 國際 財經 高層 理論 論壇 思客 信息化 炫空間 軍事 港澳 台灣 圖片 視頻 娛樂 時尚 體育 汽車 科技 食品
韓國頻道
首 頁 內政經濟文化軍事地方外交社會科技評論韓語娛樂旅游時尚留學圖片TV商務

中日韓的“端午文化”

2016年06月07日 19:12:41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 題:中日韓的“端午文化”

  新華社記者

  五月初五端午節,國人吃粽子,賽龍舟,祭屈原……與此同時,在鄰國韓國,江陵端午祭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與中國不同,韓國人在這一天不吃粽子,而是製作散發着艾草和糯米香味的艾糕作為端午節的傳統食品。

  韓國人也不賽龍舟,而是用菖蒲水洗頭求吉利,相傳這可使頭髮烏黑亮澤,少生白髮。得益於這一習俗,節日期間韓國超市各類洗髮用品也暢銷起來。

  至於祭祀對象,韓國人以祭祀大關嶺山神為代表的諸多神靈為主,而非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提到祭祀,不得不説著名的江陵端午祭。這一韓國傳統節日習俗通常於農曆4月初開始,持續一個月之久,祭祀儀式極其繁瑣。此外,節日期間人們還組織摔跤、盪鞦千、拔河、射箭等比賽以及假面舞、煙火表演、端午放燈等活動。

  相關史料記載,早在農耕時代,朝鮮半島百姓便習慣在雨水漸多的5月舉行祭祀來驅魔,祈願未來風調雨順、莊稼豐收。雖然同受漢字文化圈的影響,但端午節傳入朝鮮半島後,歷經千百年融合和演變,已在韓風浸潤的文化土壤中自成一家。有分析認為,韓國江陵端午祭之所以受到國際關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在傳統文化活動中注入現代元素,成功實現現代轉型。

  事實上,日本也有端午節。日本平安時代(794年-1192年)的貴族階層首先引進了中國的端午節。江戶時代,端午節的各項要素已經普遍存在於日本的民間生活之中。

  日本人過端午也吃粽子,但形狀比中國粽子細長且尖。與韓國類似,日本在端午節期間對菖蒲的使用較多。一些地區把菖蒲和艾蒿插在屋檐上,或放在房頂上;有些地區喝菖蒲酒,用菖蒲水沐浴。日語中,菖蒲與尚武發音一樣,寓意尚武。

  與中韓不同的是,日本人會在端午節挂鯉魚旗。在日本,端午節主要是男孩子的節日,有男孩的家庭要挂出鯉魚形狀的旗子,從鯉魚旗的數量可以知道此戶人家有幾個男孩。在江戶時代,鯉魚旗只有黑色,但是從明治時代開始成對懸挂黑色和紅色旗,昭和時代增加了青色旗,&&一家人。

  中韓兩國的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日本的端午節則是每年陽曆5月5日。據説,挂鯉魚旗的風俗是江戶時代武士階層興起的,源於中國《後漢書》中的鯉魚跳龍門之意,原本是在舊曆五月初五端午節之前梅雨期的下雨天懸挂,希望男孩長大後有出息。明治維新改用陽曆後,改為陽曆5月5日之前挂鯉魚旗。


高考開始啦!日韓家長“後勤保障”怎麼做?

韓國顯忠日:祭掃陵園 緬懷先烈【組圖】

韓媒:快走需選對鞋子 切莫手插兜

【糾錯】 [責任編輯: 畢秋蘭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7137000000000000001110601135419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