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時政 國際 財經 高層 理論 論壇 思客 信息化 炫空間 軍事 港澳 台灣 圖片 視頻 娛樂 時尚 體育 汽車 科技 食品
韓國頻道
首 頁 內政經濟文化軍事地方外交社會科技評論韓語娛樂旅游時尚留學圖片TV商務

國內擠獨木橋VS出國謀出路?全球考生高考路

2016年06月07日 09:26:21 來源: 新華網

    在國內擠獨木橋還是出國謀出路?看全球考生如何備戰高考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高考,國內的莘莘學子們迎來了人生重要的時刻。然而,就在國內考生紛紛走上獨木橋的時候,一部分考生已踏上了遠赴海外的高考之路。外國的高考真的輕鬆嗎?一起來圍觀世界各國的高考。

   【亞洲學生多勞苦】

   韓國:一天考四門 宋仲基乃真人才

  宋仲基高中成績單。各門成績均為“秀”,類似A+。

    每年的11月7日在韓國舉辦的“大學修業能力考試”被稱為“比死刑還殘酷”的高考。

  這一天,考生要參加數理、語言、外語、社會探究4門科目的考試。從早考到晚的體驗,真讓人倍感酸爽。為了備戰這場殘酷的考試,韓國考生相當拼命。有調查顯示,韓國的高三生基本上每天只能睡 3-4個小時,剩下時間都在啃書。甚至流行一種説法,“如果你想每天睡4個小時,你就別想上大學了”。

  然而面對如此殘酷的考試,大熱的韓國男星宋仲基卻在滿分400分的情況下考出380分的超優異成績,真無愧“史上最帥學霸”。

  日本:全國基礎課統考與高校自主命題考結合

  2012年3月10日,在日本東京大學校園,日本東京大學在校園內張榜公布考上該校的新生考號,一名榜上有名的考生留影。關賢一郎 攝

  與中韓類似,日本也奉行“高考至上”的理念。但比中韓考生們幸運的是,日本考生每年可以參加兩輪高考:一是1月份的以國語、英語、數學、理科、社會學科等基礎學科考試為主的全國統考,一個是2、3月的各大學的自主命題專門考試。為了考出好成績,考試當天,考生們會穿上純黑色的校服參加考試,午餐還一定要吃油炸豬排飯。因為考生們深信:黑色會帶給考生鎮定與信心,而豬排飯因與“勝”字諧音,讓考生們有了“考試必勝”的信念。

  印度:跑遍全國去考試

  

  印度的考試形式與日本類似,每年4—6月舉行全國統考,之後,考生要轉戰全國去參加各校考試,少的要參加四五次考試,多則要考20多次。

  趕考的路上,經常可以看到許多考生們或爭搶着扒火車赴全國趕考,或在車站席地而睡等待出發。高考對於他們來説,真的是一場腦力+體力的戰鬥。

  【歐洲:智商+情商+人品】

  英國:智商+情商+人品

  英國“高考”成績公布 學生難掩激動情緒。圖片來源:國際在線。

   英國的高考考生要接受智商、情商和人品的全面考察。

  智商方面,英國每年5-6月和10-11月會舉辦兩次A-LEVEL考試(普通教育證書高級考試),考試科目也非常多樣,既有英語語言、文學、數學、經濟等必修課程,也有古希臘語、表演藝術、環境學等70多門選修課。學生可以選擇3至4門進行考試。 較好的大學要求3門課的成績均達到C級以上,牛津、劍橋等名校則要求3門課的成績達到AAA或以上。

  情商方面,英國的大學會看重學生的個人簡歷及面試。人品方面,推薦信也十分重要。所以要想在英國上好的大學,智商情商都要經得起考驗。

  法國:按科分類,經濟社會、文學和科學

  法國考生考試現場

  法國的“高考”與中國的文理分科類似,分為文學、科學和經濟社會科。但無論參加哪類考試,都有一些必考科目,如哲學和外語。但與中國不同的是,文科類考生可以不考數學,只有經濟社會類和科學類的考生參加數學考試。至於語文,法國“高考”並不是不考法語,而是提前一年考,考試成績也計入“高考”總成績。

  【美洲:高考不是事兒 輕鬆上大學】

   美國:一年七考定乾坤 考試內容天馬行空

  美國其實並不實行統一的全國大學入學考試,但是對中學生上大學影響最大的考試是“學業能力評估考試”(SAT)和“美國大學測評考試”(ACT)。 SAT考試每年要舉行7次,考試內容有數學和語文各三部分,時間為三個小時。雖然聽上去也是“高考”的一種,但其實SAT考試的內容與高中教材沒有直接的關係。試題類似於智力題,考試題目也是千奇百怪、天馬行空。比如:“請以下面的句子開頭寫個故事:‘在多年以後,他想起自己第一次與冰有關的經驗……’故事須提及一雙襪子、一個紀念碑、一串鑰匙、一頭家畜和莎翁全集”。考試雖然千奇百怪,但萬變不理其中,考試考的正是學生的邏輯、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加拿大:沒有高考!

  2月27日,在加拿大溫哥華,學生在校園內穿上粉紅色衣服號召人們關注和反對校園欺凌行為。當日是加拿大的“粉紅衣日”,支持者穿上粉紅色的衣物,號召人們關注及反對學校內的各種欺凌問題。 新華社發(梁森攝)

  對加拿大人來説,根本就沒有“高考”這一概念,因為加拿大沒有高考,大學對學生的選拔,依靠的是學生平時的成績。由於加拿大聯邦沒有專門的教育管理機構,教育的管理由各省政府負責,這也造成了加拿大中小學教育體制的差別。加拿大各所大學有自己的學生選拔制度,但主要依靠的是學生平時的成績,而非全國統一的高考。

  【非洲:入學如登天】

  肯尼亞:考期一個月,入學如登天

  2006年10月23日,在肯尼亞內羅畢的一所女子高中裏,高中4年級學生參加肯尼亞“高考”。

  肯尼亞的高考安排在10月底舉行,考試會一直持續到11月中旬。在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裏,考生需要參加約22門課程的考試。當然,不是每門都要考,除了必修科目,只需要參加自己選修科目的考試即可。熬過漫長考試月,並不意味着肯尼亞小夥伴們將迎來美好的日子。肯尼亞大學錄取率非常低,20多萬考生參加高考,最終可能只有約1萬人進入公立大學就讀,所以這些經歷了一個月高考摧殘的小夥伴,可能最終無緣步入大學的校門。

  人生百年,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個小小考驗。真正的考試,在考場之外。祝福所有參加國內高考的考生一切順利。

 

推薦閱讀:

韓餐廳拒絕嬰幼兒入內 媽媽們抗議“人權歧視”

韓男子鬧市殺少女 政府推出陪女性夜歸服務

“厭惡情緒”蔓延令韓國社會擔憂 兩極化催生病態心理

【糾錯】 [責任編輯: 田明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71370000000000000011103461354184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