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深陷“加濕器門” 冰冷數字背後是曾經鮮活的生命
239人死亡,1528名受害者,160萬名潛在受害者。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背後,是一條條曾經鮮活的生命,是一個個曾經幸福的家庭。
韓國加濕器殺菌劑“殺人案”近日因韓國檢方公布案件的最新調查進展,再次回歸公眾視野。這件五年前發生的公共安全事件可以説是韓國有史以來涉及消費品的最大醜聞。9日上午,醜聞公司的前董事長申賢宇被首爾中央地方檢察院傳喚接受調查。
239人死亡1528人受害
2011年4月,28名孕婦因急性呼吸衰竭先後入院治療,不明原因的肺病致死案例接連出現,一度在韓國社會引發恐慌。2011年8月,韓國保健福祉部疾病管理本部經調查後認定,加濕器殺菌劑是導致不明肺病的元兇。
韓聯社報道稱,韓國環境保健市民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因使用加濕器殺菌劑造成肺損傷的受害者數達到1528人,死亡人數達到239人。受害者因肺部損傷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比如肺癌、喉癌、過敏性鼻炎、哮喘等。這些受害者大多是抵抗力較弱的孕婦和孩子,有的孩子因為肺部受損,只能終身拖着氧氣瓶生活。
而在韓國政府2013年至2015年進行的兩次調查中,221名受害人中有177人使用了英國日用品公司利潔時生産的加濕器殺菌劑産品,其中70人使用了利潔時公司産品後死亡。英國消費品巨頭公司利潔時在全球60多個國家設有辦公室或工廠,滴露、薇婷、巧手等旗下著名品牌更是遠銷全球近200個國家。但在此次加濕器殺菌劑致死事件中,韓國是唯一的受害國,這是因為利潔時其他海外子公司並未生産該産品。唯一的産銷地就發生如此重大的安全問題,實則讓人毛骨悚然。

5月2日,英國利潔時韓國子公司負責人阿塔爾·薩夫達爾在記者會上鞠躬道歉。
時隔5年的道歉
韓國檢方自2011年開始,陸續收到消費者使用加濕器殺菌劑産品導致呼吸困難的報告,但利潔時公司從未就道歉或賠償事宜正式表態。2012年,受害者家屬將相關企業告上法庭,但檢方以難以確認因果關係為由,決定“附加時限終止起訴”。在受害者家屬不斷抗議的壓力下,直至2015年10月,檢方才正式開始對相關企業、人員進行立案調查。今年1月以來,檢方加大對案件的調查力度,並在4月相繼傳喚相關人員。
本月2日,利潔時韓國子公司在首爾召開記者會,就“加濕器殺菌劑致死事件”向韓國民眾道歉並承諾成立獨立機構制定總體賠償方案。這是利潔時公司在致死事件發生5年後首次正式道歉。然而遲來的道歉並不能抹去韓國民眾心頭的傷痛,很多民眾還發起了抵制相關涉事企業産品的運動。同時,韓國政府在該事件處置上行動遲緩引發民眾不滿,有網友諷刺,“早在5年前就曝出的問題,時至今日才着手調查,真是‘事後諸葛亮’”。
2.5億韓元的賄賂
越來越多的事實隨着調查的深入而浮出水面。5月4日,韓國檢方逮捕了涉嫌為利潔時殺菌劑“背書”的首爾大學教授趙明幸(音),並搜查了湖西大學另一名教授的辦公室和住所。
韓聯社報道稱,利潔時公司分別給首爾大學和湖西大學提供了2.5億韓元(約合138萬人民幣)和1億韓元(約合55萬人民幣)的科研經費,還給兩名教授的個人賬戶匯款,名義為諮詢費用。韓國檢察官正調查涉事教授是否調整了加濕器殺菌劑的實驗參數,從而獲得有利於利潔時公司的實驗結果。

韓國民眾發起抵制相關涉事企業産品的運動。
800多萬使用者 160萬潛在受害者
2001年,利潔時首次推出加濕器殺菌劑産品。截至2011年,利潔時十年間共賣出453萬瓶加濕器殺菌劑,銷售額達5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805萬)。據《韓國日報》預測,韓國有800多萬人曾使用過加濕器殺菌劑,由於一些使用者的病徵幾年後才會出現,所以受害者人數可能將超過160萬。
為何這小小的加濕器殺菌劑竟能引發震驚全韓的重大安全事件呢?這與韓國政府有關部門的失職脫不了干系。據韓國保健福祉部疾病管理本部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加濕器殺菌劑出現四種有毒成分,其中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是一種叫PHMG的物質。早在1996年12月,該物質製造企業的生産申報書上就明確標注了其有害性,但韓國環境部並沒有限制這一物質的用途。不良商家惡意利用了相關規定的漏洞,未經過毒性測試就推出了導致死亡的加濕器殺菌劑。對於韓國政府可能存在的“過失”責任,受害者家屬此前已提起訴訟,但一審被駁回,目前二審正在首爾高院進行。
令人唏噓不已的是,很多家庭原是為了健康而使用加濕器殺菌劑,沒想到它竟變身健康“殺手”。受害人家屬崔某自責地説,原本想為剛出生的孩子打造乾淨的室內環境而使用了加濕器殺菌劑,沒想到卻間接害死了自己的骨肉。(夏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