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藝術家金運成、金曙炅講述“和平少女像”創作歷程
我們不稀罕日本的10億援助金
記者:你們最近為什麼發起“袖珍少女像”活動?效果如何?
金氏夫婦:去年年底,韓日兩國就“慰安婦”問題達成相關協議,同時雙方商定,韓方將成立“慰安婦”受害人援助基金,日方將利用財政預算向該基金出資10億日元,約合100億韓元(當時約合5400萬元人民幣)。而日本政府還要求移走使館前的和平少女像。和平少女像,不是單純的一座雕塑,這是受害者對“周三示威”的記憶,它還原封不動地保存了韓國民眾為製作少女像團結在一起的精神。
拒絕日本政府“這樣”的100億韓元,而是以募集1億韓元的“袖珍少女像”為起點,用我們的力量募款100億韓元,來共同守護真切期盼自由與和平的“慰安婦”受害者的名譽,以及這片土地上人民的尊嚴。即使“和平少女像”被移走,我們也要讓更多的“袖珍少女像”推廣到韓國,甚至是全世界各地。繼續傳遞少女像的內涵,是我們發起該項活動的宗旨。
我們設計出高10厘米、20厘米和30厘米三種規格的袖珍少女像。預訂這些少女像的不光是韓國人,而是全世界的人。2月5日,活動開啟46個小時,便募集了1億韓元款項,完成預期目標。2月27日,募集到2億韓元……老實講,我們非常驚訝,內心也充滿感激。更重要的是,我們看到,原來有這麼多人感同身受,也對日本的做法憤怒,這加深了我們的責任感。
在美國立像讓西方人了解那段歷史
記者:二戰期間,日軍強徵的“慰安婦”不僅限於亞洲被侵略地區,荷蘭、澳大利亞等國也有被日本軍國主義奴役的“慰安婦”受害者。讓和平少女像走出韓國、走出亞洲的過程中,你們有什麼感悟?
金氏夫婦:除了韓國,我們在海外共立有3座慰安婦和平少女像。一座在加拿大多倫多,另兩座在美國。美國的兩座,一座於2013年7月立於加州洛杉磯附近格倫代爾中央圖書館前的公園,另一座2014年8月立在密歇根州。格倫代爾市區公園內的少女像,讓更多人知道了日本曾犯下的戰爭罪行。在此之前,對西方人來説,日本讓年幼的少女變成性奴隸備受傷害的歷史他們並不太知道。
日本對本國人民的教育也並不包含這段侵略行徑,也沒有讓別人知道這段歷史,戰後的日本,守禮儀,經濟強,愛乾淨,一直都以很好的形象示人。揭露他們曾經犯下的罪行,給日本一直樹立的良好形象形成打擊。隨着這段歷史被揭露,很多日本人覺得很不是滋味,在他們接受的教育裏,並沒有這樣的“事實”。當時一些日本人到格倫代爾市議會,説“沒有這樣的歷史,不能立像”。不知道歷史的日本人想這樣一筆帶過,知道的人想徹底隱藏這段歷史。他們説,“慰安婦不是少女,都是些有夫之婦”“都是上了年紀的女人”,而事實上,很多“慰安婦”受害者都是在少女時期被強徵的,根據她們的證言,當時年齡也就十幾歲、二十幾歲。中國也有很多的慰安婦受害者。韓國當時受日本殖民,被強徵的婦女還要遠離故土。但日本政府對後代的教育中,竟然不包含這樣的歷史,而日本人也不會主動去了解這樣的事實。“慰安婦”少女像立在美國公園,讓更多旅美日本人,以及更多西方人了解到那段真實的歷史。
現在很多人到洛杉磯旅游都去看少女像。“原來日本人曾經這樣?!”很多當地人或游客都有了這樣的想法,再次思考他們眼中的日本,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過去對日本的歷史認知。而少女像所在地,幾乎成為一個地標,很多人專門去看。我們在海外雖然設立了3座少女像,但洛杉磯這座是唯一在“慰安婦”問題不是日本用錢就能解決的公共場所設立的,其餘兩座像都設在“韓國人會館”裏,不會受到什麼時間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