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加快推進重大科技創新平台建設
搭建科創平台 服務種業發展
3月23日上午,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國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設施項目建設工地,機械轟鳴聲不絕,近400名工人揮汗如雨、有序配合,呈現出一派火熱景象。
“目前我們在做主體結構封頂前的準備工作。”該項目建設代管方金茂三亞城市公司副總經理王靖介紹,項目的設計、施工緊密圍繞南繁作物表型研究需求,進場以來,施工方多舉措保障建設進度,預計4月中旬可完成主體結構封頂。
作為“南繁硅谷”的重大科研設施,該項目以南繁育種創新為核心,結合海南物候特徵,建設國際一流的規模化、精準化和智能化作物表型與基因型研究重大科學設施,投入使用後將幫助科研人員揭示作物基因和性狀的關聯,大幅提升種質資源鑒定、利用效率。
這邊是火熱的建設場景,而在另一邊的崖州灣種子實驗室,來自高校、科研單位和種業企業研發團隊的工作人員穿梭在各種實驗儀器間,忙着進行科學實驗和前沿技術攻關。
海南大學三亞南繁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楊小峰感慨頗多,他坦言,以往科研機構需自己購買設備儀器、租用場地。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建成後,為機構、高校搭建科研平台,打破各科研單位的邊界,有效避免資源浪費,降低科研成本,也使各方科研資源得以匯聚,合力攻關技術難題,助力打好種業“翻身仗”。
“今年,實驗室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推動種子企業的‘揭榜挂帥’工作。”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合作交流部負責人夏勉透露,隨着崖州灣種子實驗室2021年度“揭榜挂帥”項目啟動,76個種業科技項目的攻關小分隊將依託實驗室,重點圍繞種子産業鏈“卡脖子”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開展聯合科技攻關。“通過這項創新措施,能夠解決産業鏈中科技創新成果有效對接種業需求的問題,形成産學研協同攻關産業鏈共性關鍵問題的新機制。”
“目前,種質資源分子鑒定平台、南繁種業科技眾創中心、人工氣候室等開放共享平台已建設完成並投入運行,國家(三亞)隔檢中心一期、非人靈長類種質資源與模型研發中心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園區重大平台建設成型起勢。”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下一步,將依託國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設施等平台,引進一批常駐科研人員,大力開展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通過自主創新,全力推動“南繁硅谷”高水平建設,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記者 李夢楠)
| 手機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