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開煤資源 做優煤化工
——我省加快提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
立足煤,做強煤,不唯煤。
2023年,我省日均原煤産量達40萬噸以上,煤炭能源安全“壓艙石”作用充分彰顯。
以龍頭為牽引,我省組建貴州能源集團,打造了省內首家資産超千億的全國清潔能源供應商和全國一流能源企業,聚力“煤電氣化”保供。
省內多個煤化工重大項目加快上馬,串珠成鏈、延鏈強鏈成為推進煤炭産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有力抓手。
…………
作為長江以南煤炭資源儲量最大的省份,貴州全力推進“富礦精開”,努力提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加快打造西南地區煤炭保供中心,建設全國新型綜合能源基地。
以煤為基延鏈
近日,在織金縣茶店鄉磨大村中國石化織金50萬噸/年PGA(聚乙醇酸)項目現場,中國石化貴州能化公司項目管理部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主體場平和邊坡支護結束施工後,項目正搶抓工期推進建設,建成後將有效新增拉動織金縣400萬噸/年煤炭産業的綠色發展。”
有“煤海磷都”美譽的織金,世界PGA領域産能和投資額之最的項目就此投建,翻開了我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嶄新一頁。
煤炭歷經開採、精洗、運輸、磨洗、氣化、轉化等加工環節,最終被製成可降解合成高分子材料PGA,我省煤化工産業發展的韌性與潛力將實現倍增。
産業鏈合作如火如荼,離不開産業源頭保供。
地面集控室的工作人員啟動操作鍵後,礦井裏的智能化採煤機隨即飛速運轉,高效割煤,2023年前11月,生産原煤107.6萬噸,營收6.8億元,創建礦以來新高;改造升級智能掘進機,井下擴能添“利器”,助力礦井2023年岩巷進尺完成15671.7米,取得歷史性突破……
産業發展“大浪淘沙”,貴州豫能集團新田煤礦依託“智改數轉”,生産的機械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跑出新勝勢,也折射出産業發展的新態勢。
貴州煤炭保有資源儲量799.84億噸,位列全國第5位,立足煤炭“富礦”必須“精開”,我省深化煤炭産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引領,釋放優質産能,力爭到2025年,全省生産煤礦産能2.5億噸,原煤産量1.8億噸。
以煤為媒耦合
2023年12月21日,貴州能源集團總投資198億元的煤—焦—化—電循環經濟基地項目落地六盤水市水城區,2×66萬千瓦燃煤發電項目、200萬噸/年煤焦化項目、焦爐煤氣制天然氣(SNG)項目、配套800萬噸/年鐵路貨場專用線項目和24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將在此拔地而起。
“我們保障電煤供應的同時,在精深加工上發力,着重推進建設煤焦化及相關苯加氫、LNG等循環經濟産業。”貴州能源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項目對煤炭分質分級利用,對化工産品進行精深加工,將助力構建多能互補、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保障體系。
以龍頭企業為依託,我省加快形成一批煤化工産業鏈和産業集群,提高産業集中度和産業間的耦合度。
福泉市馬場坪工業園區,在甕福集團旗下貴州天福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煤炭在1400℃氣化爐高溫加熱後,氣化為一氧化碳,在變換爐催化劑作用下,一氧化碳與水蒸氣生成了氫,氫元素進入液氮洗裝置、合成氣壓縮機並持續反應後産出液氨,最後氨與磷酸經過系列單元的轉化、耦合,製成了被評為“中國名牌産品”“國家免檢産品”的磷酸一銨、磷酸二銨。
該公司磷煤一體化耦合發展模式,為我省煤炭資源從燃料到原料的化工利用,探索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技術路線。
當前,煤基多聯産,已在省內多地鋪開。不久前,位於六枝的貴州美錦“煤—焦—氫”綜合利用示範項目一期焦爐點火成功,點火烘爐也“點燃”項目向下延展的“引線”。
這一項目全面投産後,將以煤焦化為引擎,每年産出優質冶金焦380萬噸,同時聯動高純氫、LNG、合成氨、液態二氧化碳等精深加工裝置,並向下游布局硝基複合肥、煤焦油精深加工、苯加氫、醫藥中間體等項目,年産值達200億元。
按照相關規劃,貴州還將持續鼓勵跨行業、跨地區優化配置要素資源,大力推動煤化工與石油化工、鹽化工、磷化工、氟化工等産業的共生耦合,延伸産業鏈。
力爭到2025年,全省煤化工産業結構明顯優化,新型煤化工産品比重提升到50%以上,煤制烯烴、乙二醇及後加工産業鏈基本形成。
以煤為底增綠
産業的低碳循環發展,讓我省煤化工底色由“黑”變“綠”。
盤州市大山鎮,盤江新光2×66萬千瓦燃煤發電項目1號機組投入商業運營,推動着我省煤電清潔高效發展再上新&階。
這一國內首&套以燃燒無煙煤為主的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機組,具備高參數、高效率、高節水和超超臨界、超低能耗、超低排放等特點,可年均節約標煤約3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83萬噸。
大力發展新能源,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我省明確到2025年,全省火電機組平均供電煤耗力爭達到305克標準煤/千瓦時;到2030年,火電機組供電煤耗進一步降低。
盤州市柏果鎮,國家級“綠色工廠”貴州盤江電投天能焦化有限公司9條循環經濟産業鏈,不僅衍生出20多種化工原料,更有效降低單位産品能源資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把煤炭及副産“吃幹榨盡”。
該公司還利用煤焦化工業副産品焦爐煤氣,建成全省第一個制氫工廠,生産的高純度氫氣可供當地氫能公交車使用。
以黔西經開區、織金經開區、興仁經開區、盤北經開區、婁山關經開區、六枝經開區為支撐,産業化集群把單體項目、單個企業綠色發展的勢頭聚合為強勁勢能,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過去“傻大黑粗”的煤炭産業,如今含金量足、含綠量高。以最少的資源消耗,換取最大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安全效益和社會效益,我省煤化工産業生態化、生態産業化步伐行穩致遠。(記者 管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