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大山“獨臂羊倌”的新春願望-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新春走基層丨大山“獨臂羊倌”的新春願望

2024-02-08 17:30:3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貴陽2月8日電(記者汪軍、李凡)用一根繩子連接自己殘缺的左胳膊和三輪車左車把,右手用力控制右車把,楊勝強在養殖場門口轉運草料,樣子很熟練。

  這位“90後”獨臂小夥,是貴州省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中寨鎮三會溪村的養殖大戶。儘管身體殘疾,卻是養殖方面的一把好手,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致富“領頭羊”。

楊勝強查看羊群飼養情況。新華社記者李凡 攝

  10歲那年,楊勝強和小夥伴玩耍時摔傷手臂,導致截肢。但他沒有放棄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憑藉毅力和勤奮,積累了豐富的牛羊養殖經驗。2008年,不想成為家裏“負擔”的他向親朋好友借錢,開始從事養殖業。

  “最開始養羊時只有幾十隻羊,2012年超過了100隻。如今,平均每年白山羊出欄約150隻,活羊單價每斤20多元。”楊勝強説。近幾年,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楊勝強成立了農民養殖專業合作社,投入約400萬元修建了3棟羊圈、2棟牛圈以及相關基礎設施,利用天然牧草進行生態養羊養牛,平均每年出欄的牛也達到了100頭左右。

楊勝強(左)同養殖戶一起查看牛的年齡。新華社發(張倩秋 攝)

  在逐步擴大養殖規模的過程中,楊勝強帶動了約10名殘疾人創業或就業。三會溪村村民馬再國身體殘疾又上了年紀,在楊勝強的帶動下也開始搞養殖。

  “他擔心賣不出去,我給他説,盡你的能力養,銷路不用擔心,有路子就自己賣,沒有路子我全部兜底。”楊勝強給馬再國吃了一劑定心丸。如今,馬再國有白山羊30隻、土黃牛5頭,平均每年靠養殖收入有七八萬元。

  年關將至,楊勝強盤算着新一年的計劃,除了穩定帶動殘疾人養殖外,他還要把租下來的32畝茶園管護好,帶動更多村民增收。

  他期待更多年輕人能夠在家鄉幹事創業,“前兩年我帶動了幾個‘90後’搞養殖,一年下來十多萬不成問題。”

  近些天,楊勝強走家串戶,同返鄉年輕人聊人生、聊事業,“高山雲霧出好茶,地標産品白山羊,這都是我們家鄉發展産業的優勢,也是我們年輕一代發家致富的‘靠山’,鄉村振興要靠我們,有機會回來一起幹。”

[責任編輯:謝素香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