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推動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加快向全産業鏈延伸
服務乘“數” 勢能倍增
今年“雙十一”購物節,貴州快遞物流集聚區快件物品分揀流水線上貨流不斷,快遞企業的智能分揀系統也各顯神通,園區日均快件處理量達450萬件以上,智慧物流加快促進經濟循環。
網購掀起的消費熱潮未減,冬游貴州的暖心邀約已至。集成溫泉養生、南國冰雪、民宿節慶等諸多創新文旅産品,“一碼游貴州”服務平台為游客提供了多品類、多玩法、一站式的智慧旅游全新體驗。
服務乘“數”,勢能倍增。我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疊加數字經濟發展先行優勢和政策優勢,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動能澎湃。
智慧化服務形成輻射力
被譽為“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的小七孔景區游人如織。游客按下快門並點擊上傳,網絡博主面向屏幕介紹着如畫風光……在5G技術加持下,一幅幅、一幀幀美景實時涌上“雲端”。
“在景區旅游高峰期,3萬人同步在手機端線上操作,網絡傳輸也毫無壓力。”中國移動貴州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小七孔景區已建有41個5G基站,信號全面覆蓋景區道路和翠谷瀑布、臥龍潭等景點,覆蓋廣、網速快、體驗好的5G網絡,讓“綠寶石”更加奪目。
5G帶來的不僅是更快網速,還有數字社會的全新打開方式。黔西化屋村“5G+數智鄉村平台”信息化管理系統,讓鄉村實現了智慧化治理,激發當地數字化潛能。
白墻黑瓦的民居上,一塊塊“數字門牌”成為化屋村鄉村數字化治理的縮影。
“村委掃描門牌上的二維碼,可以進行數據採集、信息維護,還能及時處理村民上報事件,提高工作效率。”化屋村黨支部書記許蕾説。
游客還能掃描“數字門牌”進入小程序中的“我的集市服務”模塊,查閱村內的商超、農家樂、民宿、景點等信息,提高旅游的舒適度和便利性。掃描門牌後,“數智黔村”頁面接入了化屋村電商體系,方便游客線上訂購黃姜、苗繡等當地特色産品。
目前,“數智鄉村平台”已服務全省超過1.2萬個行政村,接入視頻監控超40萬路。
産業數字化重構服務鏈
走進貴州現代物流集團牛郎關智慧物流園指揮調度中心,一塊“智慧雲倉”系統的調度大屏上,直觀展示了園區物流各節點的運作效能,智能化的管理流程,讓4個人就能調度省內外13個大型物流園。
“聚焦多式聯運場景智能化,我們已實現園區‘倉、配、運、監’及供應鏈一體化服務,形成了獨特的産業優勢。”貴州現代物流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廖慧説。
數據“聚通用”,深刻改變了田間地頭農副産品的統配供應模式。以貴州蔬菜集團為龍頭,我省已構建起一個上游鏈結基地農民、下游對接市場用戶、中間優化物流配送的數字化管理平台,農業數字化供應鏈體系日益完善。
“訂單式農業、集採集配的生鮮供應鏈體現到團餐市場中,都集成在我們建立的‘貴州農産品大數據平台’上,採購與銷售端集成交互,利用攝像頭、溫度濕度感應器、物聯網等智能硬體做好溯源管理,依託大數據驅動分析、比價等經營運維,我們的市場份額不斷增長。”貴州蔬菜集團盤州供應鏈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胡順洋説。
目前,貴州蔬菜集團已成為西南地區單體配送量最大的團餐企業,以信息化平台深度鏈結農産品,助推貨暢其行,産業運行的邏輯發生質變。
數字産業化打造新業態
當前,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都主要表現為服務業業態,貴州大數據服務業發展方興未艾,其中以數字技術為主體的信息技術服務業勢頭強勁。去年全省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同比增長90.5%,今年前三季度該産業收入增速達17.9%。
網絡貨運、鯤鵬鴻蒙、數字政府、智慧文旅、智慧醫養、數字金融、北斗應用、工業互聯網、數據交易、數據安全等特色軟服産業生態,在貴州集聚成勢;華為雲、雲上貴州、白山雲、世紀恒通、醫渡雲、朗瑪等一批企業涌現。
位於貴陽大數據科創城的華為(貴陽貴安)數字經濟創新中心,將每年向貴陽貴安200家以上中小微企業提供技術賦能服務、為貴陽貴安100家以上企業提供鯤鵬適配技術支持、為50家以上企業提供人工智能技術支持、打造不少於5個標杆項目為目標,凝聚産業向心力、營造創新生態圈。
放眼貴陽大數據科創城,圍繞“一心兩園三谷多集群”産業布局,一個頗具競爭力的大數據産業高地正拔地而起。細看科創城功能排布,創新中心、蘇貴産業園、張江(貴安)高科技産業園以及網谷、光谷、航谷,將協力釋放産業集聚強磁場。
目前,科創城已招引大數據等領域註冊企業700余家,吸引華為雲、中航發、滿幫、中軟國際等重點企業入駐。8月1日,貴陽大數據科創城(蘇貴産業園區)黨工委管委會揭牌,標誌着大數據科創城發展進入了新階段,邁向了新征程。(記者 管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