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力量賦能西電東送高質量發展-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數“智”力量賦能西電東送高質量發展

2023-11-22 16:25:08  來源:超高壓公司貴陽局

數“智”力量賦能西電東送高質量發展

——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貴陽局打造西電東送主網架首個數字化生産指揮中心

  近日,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貴陽局開展基於物聯網&&的主網架雲邊協同體系能力示範建設,首次在南方電網公司雲邊協同體系架構下實現西電東送主網架邊側生産運行支持系統接入網級雲側系統(以下簡稱“系統”),成功打造貴陽監控中心成為集調、監、控、巡、管於一體的西電東送主網架數字化生産指揮中心。這一創新舉措,為西電東送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數字化支撐。

  “為支撐西電東送主網架生産領域數字化建設,以數字化轉型促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超高壓公司貴陽局率先應用南網首個自主設計、實時/準實時專業應用系統——邊側生産運行支持系統,成功打造‘運行駕駛倉’,支撐西電東送主網架數字化生産指揮中心全面實現智能巡視、程序化操作、智能安全及智能分析。”超高壓公司生産技術部主管盛康介紹説。

  智能作業:巡視“智能化” 操作“程序化”

  在超高壓公司貴陽局500千伏青岩變電站,筆者看到,運行人員通過使用生産運行支持系統可下發巡視任務,成功調用站內智能攝像頭、機器人等巡檢設備開展巡視工作,巡視數據實時回傳系統調用算法進行實時分析,巡視完成後系統根據視頻、圖像分析結果就可以自動生成巡視報告。“以前一天的巡視量通過該系統半小時就能完成,極大減少了人力成本,並且提高巡視效率和質量。”項目負責人王玉峰介紹説。除智能巡視外,青岩變電站可以利用系統模塊實時獲取操作信息並同步調用現場攝像機智能判別開關、刀閘位置,去除人工現場核對工作的同時極大提升了現場操作效率,降低了操作風險和誤操作的可能,實現現場操作智能化。

  智能安全:安全生産有了“智能大腦”

  在超高壓公司貴陽局生産指揮中心,作業監控人員正在遠程監控現場作業,邊側生産運行支持系統與安全監測&&實時交互安全信息,當在生産現場的作業人員使用人臉識別進入設備區域進行作業時,系統同步調用現場攝像機自動調整到工作地點,作業監控人員遠程在後&系統可以清晰看到現場作業情況。

  據貴陽局生産指揮中心人員黃濤介紹,應用這個系統,相當於為安全生産作業安裝了一個“智能大腦”,當作業人員有違規操作時,系統可自動識別並以消息的方式推送給監控人員,並提供現場作業的詳細信息,方便監控人員及時&&處置。目前系統支持未戴安全帽、未穿工作服、站內吸煙等多種違章行為的識別,並具備智能算法在線迭代更新,可及時發現和預警安全隱患,切實減少了運行人員現場監控壓力,提高安全防範和應急處置能力。

  智能分析:首次打通全業務數據鏈條 實現數據智能應用

  超高壓公司貴陽局通過該系統,首次實現了從南方電網公司電網管理&&“計劃發起”、生産運行支持系統“計劃執行和反寫”、物聯網&&“數據協同”到雲景&&“監測反饋”的數字生産全業務鏈條的貫通,消除業務系統間數據壁壘。“在打通全業務數據鏈條的背景下,該公司首次實現雲邊協同體系下的生産指揮中心Ⅰ、Ⅱ、Ⅲ、Ⅳ區數據的橫向匯聚和縱向交互,有效支撐了數字強企建設。”超高壓公司創新與數字化部主管李學武介紹説。

  當發生故障時,系統會接收I區主站系統推送的故障跳閘信號,自動匹配II區故障錄波、保信、行波測距等裝置數據,並通過III區智能網關及防災減災系統獲取接入的實時視頻、歷史視頻、氣象信息等生産運行數據及業務管理數據,以及IV區電網管理&&獲取設備未消除的缺陷、未消除的告警等&&數據,在生産運行駕駛艙中快速生成事故跳閘簡報,輔助運行人員快速響應及決策,大大提高了故障處置效率。同時,還可運用智能算法對設備狀態進行智能檢測和多維度分析,人員可以及時發現和診斷設備故障,提高設備運維和優化能力。

  “基於物聯網&&的主網架雲邊協同體系能力示範建設是西電東送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一環,它完全實現了南方電網公司‘雲邊協同’的技術構架。超高壓公司貴陽局在主題教育期間聚焦數字化轉型領題調研,依託生産運行支持系統建設打造首個西電東送主網架數字化生産指揮中心,加快構建安全生産數字化新模式,發揮好西電東送主網架在數字電網建設中的示範引領作用。”超高壓公司貴陽局副總經理盧世才説道。(劉洋 王玉峰 游鑫 韓旭)

[責任編輯:鄧嫻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