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細處發力惠民生
讓幸福無“微”不至
出門就是菜園,想吃什麼菜可以自己種植採摘,小菜園不大,卻是搬遷群眾的“暖心園”;社區旁就是自家小店,店面不大,卻承載了搬遷家庭奮鬥打拼的夢想。上班就在樓下,照顧孩子就業靈活,小小車間托起穩穩的大民生。
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從細從實寫好民生文章。面對搬遷群眾在搬遷後的民生訴求,我省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從搬遷群眾的所需所求入手,聚焦居民切實利益,“微”字帶頭,實事做實,做群眾的貼心人,讓幸福無微不至。
微田園暖心保需求
下午四點,三三兩兩的搬遷群眾從黃平縣舊州鎮冷水河社區的樓道裏走出,走向不遠處的菜園。鋤草、澆水、摘菜、拉家常,菜園裏不時傳來爽朗的笑聲。社區周圍原本閒置的土地經過修整,搖身一變成了錯落有致的微田園。
為留住搬遷群眾“鄉愁”,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冷水河社區加強黨建引領,聚力服務群眾,充分利用閒置土地,積極組織實施微田園項目。該項目按照25平方米至30平方米為一塊,共劃分微田園1000余塊,面向廣大搬遷群眾以每年每塊10元的價格進行租賃。
“以前我在自家陽&種菜,種不了幾棵菜。現在社區搞了這個微田園,我們家也分到了一塊菜地,想吃什麼蔬菜都可以自己種,不用花錢去買蔬菜了,既節約了錢,又鍛煉了身體,還能吃上地地道道的農家菜,日子越過越好了。”現在,小小的菜地成了搬遷群眾程昌芝的“心頭肉”,她每天最愛做的事便是到菜園忙碌,承載了“鄉愁”的蔬菜不僅吃着放心,也讓她家減少了一筆生活支出。
微田園的打造,既盤活閒置土地,增加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又豐富了搬遷群眾的菜籃子,降低了家庭生活成本,讓他們切切實實得到實惠。冷水河社區充分發揮“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作用,共劃分網格10個,網格員10名,聯戶長80名,通過黨員示範種植、農技專家支招指導、網格員規範管理,帶動社區群眾管好用好微田園。
微田園惠民模式,讓搬遷群眾向“收入好、生活好、精神好”的幸福目標邁進,進一步提高搬遷群眾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微商鋪尋機助增收
清晨,天剛濛濛亮,王啟輝就開始在自家小攤上忙碌。把所有的食材準備好,顧客就上門了。
一上午,王啟輝不斷穿梭在餐車和餐桌之間。“現在社區鼓勵支持我們在家門口創業,我就想開個小攤,賺點錢。”王啟輝家住開陽縣紫興街道蔣家寨社區,像他這樣在家門口就業創業的搬遷群眾還有很多。而這,離不開社區對搬遷群眾創新創業的扶持。
作為貴陽市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社區,近年來,蔣家寨社區聚焦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目標,以開拓社區就業資源“微改革”為切口,創新創業扶持政策,打造一批小店經濟微型業態,助力居民在家門口創業增收。
用社區小循環促進家門口就業創業,激發搬遷群眾自主內生動力,讓他們在社區中實現多元增收,共享發展紅利。據悉,蔣家寨社區規劃建立社區小型經營商鋪、店面,在全免前三年租金基礎上,提供創業擔保貸款、場租補貼、電商&&補助等扶持政策鼓勵搬遷群眾承租,發展社區零售、餐飲、服務等小店經濟,穩步促進居民增收。目前,扶持社區群眾自主創業36戶,帶動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萬元、較遷入時增長112%。
小小商鋪承載的是搬遷群眾致富增收之路。貴州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持續增收作為後續扶持工作的關鍵,利用小小商鋪帶來的商機,既帶動就業增收,又提升消費活力,提高民生服務,增進民生幸福。
微工廠靈活促就業
走進凱里市上馬石社區興美宏楊民族服飾加工廠,一個個頗具民族特色的圖案在機床的運作中顯現出來,58歲的繡花操作工吳定彪正有條不紊趕制訂單。
利用機繡,一台電腦刺繡機2天就可繡完一條7.6米長的布匹。“操作不難,我只需在刺繡中給機器換線即可。”一邊説着,吳定彪的指尖熟練地繞着絲線給機器換線。
另一邊的製衣車間裏,搬遷群眾胡亞欣正在趕制一批校服:“在這裡工作靈活方便,每個月能掙2000多元,也不耽誤照顧家裏老人和孩子。”
位於上馬石社區裏的興美宏楊民族服飾加工廠以“微工廠+搬遷戶”的經營模式,將工廠建到群眾家門口,把生産線搬到社區裏,帶動搬遷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現在,上馬石社區共引進3家企業進駐幫扶車間,目前主要從事服裝加工、苗繡等,帶動家門口就業80餘人。建成5個社區超市,提供11個崗位。”上馬石社區黨總支書記張慧能説。
如今,坐落在搬遷社區裏的微工廠已經成為拓寬搬遷社區群眾就業創業的重要渠道之一。針對搬遷社區婦女、老人等有就業意願的勞動力,街道和社區還不斷引進和培育服裝加工、毛絨玩具加工、手工插花、電子元器件加工廠等勞動密集型微工廠持續帶動就業,有效增加了搬遷群眾的務工收入。(記者 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