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深處美如畫——以生態文明引領高品質發展的銅仁實踐-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桃源深處美如畫——以生態文明引領高品質發展的銅仁實踐

2023-10-30 14:22:50  來源:貴州日報

  航拍銅仁市碧江區中南門古城。銅仁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武陵深處,層巒聳翠,世界自然遺産梵凈山巍峨磅薄,黑灣河跌宕起伏,氣象萬千;

  錦江河畔,碧江區20余公里的健身跑道,將智慧健身房、公共閱讀空間等便民服務設施串珠成鏈,成為市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

  萬山區高樓坪鄉青年湖村黃家寨,白墻黛瓦,遊客三三兩兩駐足拍照,欣賞田園秋色,或休閒垂釣,或在農家小院品嘗美食。曾經臟亂差的村寨悄然蝶變,實現“顏值”與“內涵”雙提升。

  深秋時節,行走黔東大地,這裏的一山一水、一村一寨,構成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欲識銅仁近,奇山滿眼生。”100多年前,清代大儒鄭珍沿錦江乘舟進入銅仁後這樣咏嘆。

  賈平凹在《説銅仁》中這樣解讀銅仁:“美在有梵凈山的蘊蓄,美在有錦江水的茂潤,活該是桃源的深處。”

  桃源深處美如畫,梵凈山下氣象新。在8月17日召開的銅仁市委三屆六次全會上,銅仁市委書記李作勳表示,要堅持以生態文明引領高品質發展,樹牢綠色理念、加強綠色保護、發展綠色經濟、推進綠色惠民,奮力開創綠色銅仁現代化建設新未來。

  (一)

  美在一以貫之樹牢綠色理念,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殷實的“生態家底”是銅仁最大的特色、最大的優勢。

  看青山,億萬年的滄海桑田,孕育了地球同緯度唯一的“綠寶石”——世界自然遺産梵凈山,“世界獨生子”黔金絲猴和“植物界大熊貓”珙桐等7500余種動植物棲息于此。

  看綠水,全市229條河流遍布于群山茂林中,31億立方米淺層地下水富含40多種微量元素,6個優質水源不經任何處理就是世界級高品質礦泉水,全市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9個國家森林公園、1個國家礦山公園、1個國家級喀斯特地質公園,所轄10個區縣中有4個縣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縣,縣縣有穿城秀水、鄉鄉有青山綠水、村村有田園山水……一張張國字號名片,是銅仁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綠色發展的底氣所在。

  與此同時,萬山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梵凈山世界自然遺産保護、松桃錳污染治理等生態文明建設,受到黨中央高度關注。

  在中國式現代化的貴州實踐中,銅仁如何走出一條發展和生態共贏的新路?

  把握定位方向,思路越發清晰。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後,銅仁市結合自身實際,立足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明確了以生態文明引領綠色銅仁現代化建設的總體思路,連續兩次召開市委全會就“生態文明引領銅仁現代化建設”進行破題。

  念好“山字經”。江口縣貴茶産業園被譽為“世界抹茶超級工廠”,僅用5年時間,貴茶(集團)有限公司生産的抹茶出口佔世界第三、中國第一,産品出口德國、美國、加拿大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做好“水文章”。農夫山泉、屈臣氏等知名水企業紛至遝來,天然飲用水年産量突破300萬噸,佔全省40%以上。

  打好“生態牌”。依托資源稟賦推動綠色發展,在大龍經濟開發區,以三元前驅體、三元正極、硫酸錳、錳酸鋰、錳基鈉離子等新能源電池材料産業為代表的新型功能材料産業集群正加快形成;位于碧江區的貴州同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産車間,每天這裏平均有20余味道地中藥材需要加工,超10噸中藥飲片要發至省外市場。

  發展和生態奏響和諧樂章,綠水青山正源源不斷地轉化成金山銀山。

  (二)

  美在一絲不茍加強綠色保護,讓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山川更加多姿多彩

  關于梵凈山的保護,有這麼一則歷史片段:

  清代道光年間,貴州按察使李文耕,據銅仁府屬生員滕行仁控告楚民鄭大亨等賄串寺僧將山場售賣、伐木燒炭等情況,于道光十二年(1832)十二月一日,通令嚴禁伐木燒炭,“如敢互相容隱,于中分肥,別經發覺,或被查出,定行一並照知情盜賣官民山場律治罪”,勒碑立于梵凈山金頂附近滴水岩下。同年十二月初十日,護理貴州巡撫麟慶,也以上述原因勒碑于此通告四方。

  兩塊“梵凈山禁砍山林碑”的出現,顯示歷史時期當局對保護生態的高度重視。

  191年後的今天,梵凈山的生態價值愈加凸顯。2018年,梵凈山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面對這一不可多得的金字招牌,銅仁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堅決當好梵凈山生態衛士,全力保護好寶貴的生物多樣性資源和世界自然遺産。

  以最嚴舉措加強保護——

  《梵凈山區域國土空間規劃》《梵凈山保護規劃(2020-2035)》《梵凈山區域鄉村振興規劃》《梵凈山區域旅遊規劃》等一係列規劃相繼出臺,實現“多規合一”,讓生態保護有章可循;《銅仁市錦江流域保護條例》《銅仁市梵凈山保護條例》《銅仁古城保護條例》等先後頒布實施,用制度法規為生態保護念好緊箍咒。

  成效顯而易見,“梵凈山世界自然遺産保護管理機制”被列入“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世界自然遺産科研評估團隊對梵凈山保護管理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去年4月,梵凈山獲批創建國家公園。

  銅仁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梵凈山,將梵凈山的保護管理作為第一政治責任,讓梵凈山以最美姿態屹立在祖國的西南,讓梵凈山寶貴的生態財富傳給子孫後代。

  以最硬手段鐵腕治污——

  松桃自治縣與湖南省花垣縣、重慶市秀山自治縣交界地帶是我國錳礦儲藏量最為集中的地區,被稱為中國“錳三角”。松桃擁有全國乃至亞洲儲量最大的碳酸錳礦資源,已探明錳礦儲量約7.4億噸,約佔全國錳礦資源的38%。

  曾經,“錳三角”因無序開採礦山和粗放型生産加工方式,給周邊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污染。

  錳渣處理是錳行業發展的老大難,傳統填埋方式佔地多、滲漏風險不可控,給周邊生態帶來風險隱患。而松桃自治縣現存渣庫堆渣存量在“錳三角”區域數量最大,錳污染治理沒有經驗可借鑒,任務艱巨。

  控源頭、堵通道、除污染,銅仁先行先試,分類施策,探索錳污染治理“五法”(阻隔法、抽吸法、清污分離法、焙燒法、生化法)整治突出污染問題。

  位于松桃自治縣的貴州三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産廠區,各條自動化、智能化生産線準備就緒,工人們正在反覆檢測電力、環保、安全等工程的運作狀態,確保100萬噸電解錳渣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能夠安全有序投産。

  貴州三湘科技是我國首家開展電解錳渣資源化綜合利用的企業,項目採取兩段式焙燒活化等技術處理電解錳渣,實現對錳渣廢料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利用。焙燒改性後的膠凝材料可用作水泥摻料、礦山充填料、路基材料、免燒磚原料,讓錳渣變廢為寶。

  項目投運後,可年處理100萬噸電解錳渣,並生成約60萬噸價值2700萬元的建材用膠凝,這將推動松桃增量錳渣清零、存量錳渣有序消納。公司負責人陳建湘介紹,將有力推動松桃錳污染治理從治標到治本轉變,對全國整個錳行業的錳渣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有著重大意義。

  從被動治理污染向主動推進綠色發展,銅仁迎難而上、久久為功,以重點突破帶動生態環境品質整體提升。

  (三)

  美在一門心思發展綠色經濟,加快推動産業生態化、生態産業化,提高經濟含綠量

  綠色,始終是銅仁高品質發展的鮮明底色。

  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圍繞“四新”主攻“四化”,銅仁全力發展綠色經濟,新型功能材料、大數據、現代能源、生態食品飲品藥品、生態林業、生態旅遊六大主導産業發展風生水起。

  做大綠色工業,挺起高品質發展“脊梁”——

  10月16日,總投資20億元的為方能源貴州大龍年産10萬噸錳基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項目動工,總投資60億元的貴州大龍年産20GWh鈉電池電芯項目簽約,為大龍經濟開發區新型功能材料産業集群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作為全省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産業集群的重要一極,大龍經濟開發區産業虹吸效應凸顯,中偉、匯成、中科星城、百思特、重力科技、嘉尚新能源、凱金新能源等大企業、大項目集聚,新型功能材料首位産業呈現縱向成鏈、橫向成群、領跑行業、勢頭強勁的發展態勢。

  園區企業的多個産品在市場上佔據了主導地位優勢,電池用高純硫酸錳佔全國市場份額80%,鋰電池正極材料三元前驅體佔全國市場份額28%,鋰電池負極用石墨佔全國市場份額15%……大龍經濟開發區朝著“打造新型功能材料産業集群高地、建設千億級産業園區、創建國家級開發區”的奮鬥目標大踏步前進。

  做美綠色城鎮,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

  悠悠錦江,碧波蕩漾,蜿蜒流淌穿城而過。一條沿江步道掩映在兩岸綠林中,塑膠跑道、親水棧道、觀景臺、智能健身區等設施一應俱全,從清晨到夜晚,引來無數市民和遊客徜徉在“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美麗畫卷中。

  碧江區居民張劍華是跑步愛好者,經常到沿江步道晨練夜跑。他説:“感受城市的生態宜居,就從每天身邊的一步一景、一眼一景開始。”

  厚植生態底色,擦亮人居幸福成色。銅仁市把生態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強中心城區、烏江城市帶和環梵凈山特色城鎮圈建設全過程,聚力打造生態宜居、低碳迴圈的“深綠城市”,一座座山水園林城市在武陵山區、烏江之濱競相綻放光彩。老百姓開門見山、推窗見綠、出門見景的“小確幸”,點點滴滴匯聚起民生進步的“大幸福”,折射出銅仁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溫度”與“速度”。

  做強綠色農業,擦亮“梵凈山珍·健康養生”招牌——

  玉屏高標準農田,一粒粒稻谷在農機轟鳴聲中顆粒歸倉;松桃綠色農場,一枚枚生態雞蛋搭上綠色直通物流車駛向大灣區;碧江區滑石鄉老麻塘村,1850畝高標準農田增産,帶動557戶農戶畝産創收8000元以上;萬山區高樓坪鄉、敖寨鄉,集中連片發展食用菌3000余萬棒、設施蔬菜1500余畝,帶動群眾增收……

  好山好水出好品。在“梵凈山珍·健康養生”公共品牌加持下,“梵山凈水·泡茶好水”“梵凈抹茶·香溢天下”等9個公用品牌列入貴州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目錄,梵凈山茶、梵凈山香菇、梵凈山飲用水、梵凈山中藥材等特色優勢産業蓬勃發展,思南黃牛、玉屏油茶、德江天麻、石阡苔茶等名特優農産品從有“身份”變成有“身價”,為增強“黔貨出山”市場競爭力不斷“加碼”。

  做好生態旅遊,“梵天凈土·桃源銅仁”美名遠揚——

  “到中南門看夜景!”東山腳下,錦江岸邊,中南門歷史文化旅遊區流光溢彩,遊客如織,火熱的“夜經濟”點燃了城市的“煙火氣”。

  “到梵凈山去跑步!”全長43.7公里的梵凈山智慧馬拉松賽道,串起了碧江區、江口縣24個村寨。沿線田園風光、古村古寨和農體結合的紅董驛站、露營賞星的星空草坪等各種特色旅遊景點,讓這條在青山綠水間延伸的生態跑道,成為集體育賽事、鄉村旅遊、康養娛樂為一體的産業賽道。

  從梵凈山到中南門,從朱砂古鎮到石阡溫泉,從梵凈山智慧馬拉松賽道到錦江龍舟競賽河道……每個景區景點、每項文旅活動的背後,蘊藏著銅仁踐行“兩山”理念,全力打造國際一流山地旅遊目的地、國內一流度假康養目的地的決心和行動。截至9月底,全市今年已接待遊客4241.11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430.19億元,同比增長27.70%。

  (四)

  美在一心一意推進綠色富民,讓人民群眾獲得更多生態收益,共建美麗生態家園

  生態優先、産業為重、民生為本,銅仁市不斷拓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讓人民群眾在美麗家園中共用自然之美、生態之美、生活之美。

  今年6月,銅仁市“強村富民”三年行動全面啟動。“強村”聚力強基層組織、強集體經濟,“富民”聚力富農民“口袋”、富農民“腦袋”。“兩強兩富”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綠色銅仁現代化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清晨,萬山區青年湖村黃家寨村口的古井旁,村民龍福珍和兒媳正在洗菜,為遊客準備午餐。她家的農家樂每天接待遊客少則三四桌,多的時候院子裏擺滿了飯桌。“生意一年比一年好,我和老伴忙不過來,就叫在外打工的兒子和媳婦回來幫忙,一家人在一起很幸福!”龍福珍説。

  青年湖村建設鄉村旅遊型特色小寨,通過整治人居環境“塑形”、發展特色産業“壯體”、強化鄉村治理“固本”,村容村貌越來越美,崇德向善文明新風吹進家家戶戶。

  村裏以參股、出租和自營等方式,涉足朱砂工藝品經營、醬酒庫藏、生豬代養、民宿露營、休閒垂釣場等産業,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670多萬元。年接待遊客近10萬人次,帶動村民每人平均年收入超3萬元。

  石阡縣龍塘鎮困牛山村,群山蒼翠,民居錯落,前來瞻仰困牛山紅軍壯舉紀念碑的遊客絡繹不絕。

  依托困牛山紅色文化資源,石阡縣推進紅色文化與綠色發展融合,打造全國紅色美麗村莊建設示范村。目前,困牛山村以“紅色資源+村集體經濟+鄉村旅遊+觀光農業”的組織方式,形成生態養殖場、“水稻+油菜”輪作帶、林下經濟産業帶和精品水果園、生態採摘園、特色花卉園的“一場兩帶三園”生態産業集群,輻射帶動86戶213人就業增收,有效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梵凈山下,江口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推出貴州首個“生態賬戶”——“梵凈生態賬戶”,為銅仁“兩山”轉化添上了精彩一筆。

  圍繞暢通綠色金融渠道,促進生態資源“變現”,銅仁市以“梵凈生態賬戶”為載體,積極探索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推動生態産品價值可度量、可抵押、可交易、可變現,讓更多群眾和企業端上“生態碗”、吃上“生態飯”。

  自2022年9月推出以來,“梵凈生態賬戶”已建檔授信2.74萬戶、授信金額42.87億元,利用賬戶積分發放貸款26.92億元。

  “江口農信通過梵凈生態賬戶評估認定我們茶園為生態項目,及時提供我們急需的綠色金融貸款,幫助擴大了生産經營。”江口縣雲白茶業公司負責人劉華感慨説。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從綠色保護到綠色經濟、綠色富民,今天的黔東大地,奏響了綠色發展的鏗鏘旋律。在奮發有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的新征程上,銅仁找準坐標,奮勇爭先,闊步“兩山”之路,堅持以生態文明引領高品質發展,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答卷。(記者 鄧國超 李坤 幹江東 朱邪)

[責任編輯:王雪松 鄧嫻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