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寧白馬湖街道:精細謀劃繪藍圖 聚力建設煥新顏-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鎮寧白馬湖街道:精細謀劃繪藍圖 聚力建設煥新顏

2023-08-14 18:35:59  來源:鎮寧縣融媒體中心

  街頭巷尾聲聲喧,笑語聲中行人滿。商販爭風捧客多,車水馬龍不停歇。這是每一個鎮寧人對於二十世紀初南街老農貿市場、老糧倉、凹廠、民族酒家、鐘鼓樓附近街道的記憶。還是這座城,還是這條街,不同的時代賦予了他們不一樣的模樣。歲月有痕,留下一群群逐漸長大、逐漸蒼老的鎮寧人;但歲月也無痕,嶄新的城鄉發展面貌讓人仿佛不曾來過。

  2016年,在經過行政區劃調整後,白馬湖街道正式成立。白馬湖街道作為原城關鎮下轄行政村保留最多的街道,延續了一代又一代鎮寧人的記憶。在保存“老鎮”原風的基礎上,白馬湖街道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把綠水青山變成老百姓的金山銀山,讓黨建引領帶動移風易俗,着力加快推進白馬湖康養旅游中心建設,精細謀劃繪藍圖,聚力建設換新顏。

白馬湖大橋。鎮寧縣委宣傳部 供圖

  祥和花園小區是鎮寧較早開發的新型居住樓盤之一,也是原城關鎮行政區域內新型人居環境的典範。但隨着社會前進步伐的加快,祥和花園小區的各項功能也逐漸落後。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推動惠民生擴內需,推進城市更新和開發建設,白馬湖街道聯合多部門重點對祥和花園、老氣象局宿舍等老舊小區進行改造,讓老舊小區持續發揮作用。2022年冬天,祥和花園小區樓道內的電線電壓、外墻電線和管道、停車區域、外墻粉刷等工作順利完成,與此同時,老氣象局宿舍的改造項目也基本竣工。

  白馬湖街道祥和花園小區居民李曉萍告訴筆者,以前環境不好,地面坑坑洼洼、車子亂停亂放、安全的設施都不齊全,住起感覺一點都不安全,還有孩子下來玩也不放心,現在的規劃,停車場也整得挺好,然後綠化都比以前好得很多,就像新的小區一樣。

  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升級”,不僅源於對老舊小區的改造,更源於生活質量的本質提升。60年前,人背馬駝的生産生活方式早已被取代,坑洼泥濘的黃土路面早已被覆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經濟發展模式早已蛻變成了依託綠水青山換取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在白馬湖街道永和村,每年的春天是一年裏最唯美浪漫的季節。漫山遍野的櫻桃花競相綻放,放眼望去,山花爛漫,風光旖旎。盛開的櫻桃花蘊藏着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希望,蘊藏着鄉村振興的纍纍碩果。近年來,永和村的櫻桃産業不僅讓當地村民的腰包鼓了起來,也讓永和村成了白馬湖街道鄉村振興的示範村。

漫山遍野的永和櫻桃花綻放

  每年4月中下旬,永和村裏便游人如織,周邊市、縣的不少市民自駕來到永和村體驗採摘樂趣,感受山間靜謐。永和村也在櫻桃規模化、産業化發展的基礎上,以“産業發展、村莊整治、設施配套、村風文明”為發展思路,借勢櫻桃産業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游,打造出集採摘、旅游、農家樂、周末踏青等於一體的綜合示範性基地。白馬湖街道結合櫻桃産業做文章,探索農旅融合新模式,建造了露營基地,集採摘水果、自助燒烤、露營、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發展模式,小小的櫻桃不僅綠了山頭富了百姓,也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甜蜜産業”,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發展雙贏。

  黨建引領,鄉風文明展新貌;黨員帶頭,移風易俗作表率。近年來,白馬湖街道堅持黨建引領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在永和村,村支兩委正挨家挨戶宣傳新制定的村規民,從移風易俗相關規定到村民自治制度等方面,群眾監督幹部,幹部督促群眾,村規民約將村裏的黨員幹部和村民群眾牢牢係在一根繩上。

白馬湖風光。曹業鵬 攝

  同時,白馬湖街道借助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等活動陣地,以村(社區)為單位,定期組織村黨員幹部、志願者參加移風易俗專項培訓及工作調度會議,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幫助群眾逐步提升思想覺悟、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弘揚時代文明新風,切實提升抓好移風易俗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白馬湖街道永和村黨支部書記張元明&&,近年來,白馬湖街道永和村黨支部把村規民約作為鄉村治理的重要手段,立足本村實際,通過群眾走訪、院壩會和村民代表大會等方式,不斷修訂完善《永和村村規民約》,村規民約涉及移風易俗、孝廉文化、誠實守信、農村環境整治、生活安全等內容,語言精練、簡明扼要,村民一看就懂,有效實現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推動村級各項工作有序開展,“量身定制”的“小約定”,“約”出了鄉村治理的大作用,實現了破舊立新、敦風化俗的效果。

  白馬平湖水半灣,青松林裏見榭軒。紅霞白鷺飛廣宇,山綠水碧一色染。白馬湖水庫作為白馬湖街道轄區內的標誌性水利工程,60年來,滋養了無數的鎮寧兒女;水庫上方的白馬大橋。60年來,也迎來送往了不計其數的周邊群眾。白馬湖是鎮寧縣圍繞“四新”主攻“四化”發展思路中新型城鎮化裏的重要板塊,在以做美白馬湖為抓手,着力提升城市品位中,白馬湖街道鉚足幹勁,正奮力推動白馬湖康養旅游中心的落地見成。

  壯美瀑鄉六十載,團結奮進新征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白馬湖街道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統籌做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竭力增進民生福祉,讓老城煥發勃勃生機,讓街道書寫無限未來。

  白馬湖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譚涯&&,下一步,白馬湖一是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和“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加快民族特色村鎮建設,加強傳統村落和特色民居保護,努力打造民族特色、美麗鄉村升級版。二是積極謀劃項目,持續抓好櫻桃産業,堅持以“特色、高端、精品”為導向,重點謀劃花椒、獼猴桃、茶葉等項目,以産業促進農民增收,推動和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三是強化基層治理效能。依託“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機制,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緊盯重點領域、重點行業,抓實安全生産工作,為“平安鎮寧”提供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盧仁豪)

[責任編輯:汪強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