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産業技術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魏雄軍發布《貴州電化學儲能産業發展報告》。新華網發
新華網貴陽7月8日電(盧志佳)7月7日,在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新型儲能産業發展國際論壇暨綠色發展企業家高峰對話”主題論壇上,貴州産業技術發展研究院發布了《貴州電化學儲能産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專題研究報告。
該報告立足貴州打造能源戰略性支柱産業,推動煤炭與光伏、風電等新能源融合發展,推進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産業“一核兩區”建設現狀和背景,分析了貴州電化學儲能産業發展的機遇、成效和努力方向。報告認為,以鋰離子電池為代表的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産業並行發展,電化學儲能正為貴州省打造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帶來重大機遇。

論壇現場。新華網發
報告認為,貴州發展電化學儲能面臨“三大機遇”:一是儲能萬億級市場正在開啟、儲能行業規模化發展條件已經成熟。二是國發2號文件賦予貴州“六大産業基地”、政策驅動力量日趨顯現。三是電化學儲能在儲能佔比中快速提升,其中磷酸鐵鋰電池佔絕對主導地位。
報告認為,貴州電化學儲能産業發展取得五大進展:以畢節、水城、興義能源資源富集區為依託的光伏産業穩步發展,光伏産業在畢節威寧已形成集聚;以“一核兩區”為支撐的儲能電池産業加快突破,産業鏈上下游配套正在形成;以發電央企為主體的儲能電站建設項目探索啟動,共享儲能有望應用推廣;以磷酸鐵鋰為代表的儲能技術路線廣泛應用,鈉離子電池等新技術正産業化推進;以風光儲一體化試點示範項目為推動,發展模式不斷探索突破。
報告還對推進貴州電化學儲能高質量發展提出5條措施:一是搶抓新型儲能産業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加強電化學儲能規劃引導和政策支持;二是大力推進電源側儲能項目建設,積極推動電網側儲能合理布局;三是着力培育儲能産業體系,以儲能電池和系統集成為重點推進全産業鏈發展;四是深入拓展“新能源+儲能”應用,從貴州實際出發開發儲能多元化應用場景;五是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決守住儲能安全底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