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瞭望 | 是物流通道也是産業融合走廊
2023-01-31 10:01:38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曾經藏在深閨人未識的特色産品,沿着這條快捷的新通道走向世界,正在成為當地外貿新的增長點。”

  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加強了中國與東南亞等地區的經貿往來,還將增強東盟與中亞、歐洲的互通。我國西北地區將進一步提升在國家對外開放格局中的地位。西部地區全方位發展和開放的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潘強 黃浩銘 丁怡全

  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以廣西南寧和雲南昆明為起點,以新加坡為終點,縱貫中南半島的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等國家,是中國連接中南半島的大陸橋,也是中國與東盟合作的跨國經濟走廊。

  近年來,隨着西部陸海新通道、中緬印度洋海公鐵聯運物流大通道和中老鐵路的建設,從中國西部腹地劃出的一道道弧線,正成為聯通中國與世界的又一紐帶。

  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不僅帶來了物流鏈的不斷擴容、産業鏈的雙向互動,更促進了共同發展的區域經濟體加速形成。

  織密交通網絡“神經末梢”變身開放前沿

  打通西部陸海新通道與建設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密切相關。這條大通道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利用鐵路、公路、水運等多種運輸方式,由重慶一路向南,經廣西北部灣出海通達世界各地,相較於走長江航道出海轉運東盟等地,新通道大幅縮短了運距,出海物流時間最長可壓縮25天。2019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標誌着西部陸海新通道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

  作為我國與東盟唯一陸海相連的省區,廣西在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2018年以來,通過採取超常規舉措,廣西推動綜合交通網絡更加完善。到2021年底,僅高速公路新開工里程就達5300多公里,超過此前幾十年的總和。多條高速公路直通港口和邊境口岸。”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陳鴻起説。

  依託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北部灣港口設施也逐漸完善。據統計,目前北部灣港擁有生産性泊位276個,其中萬噸級泊位103個,比2018年多了20余個。目前我國西部地區和新加坡等東盟國家間經北部灣港串聯起的鐵海聯運主幹線,由2017年的1條擴容至13條,並實現了主要港區進港鐵路全覆蓋。

  與此同時,鐵海關鍵樞紐也正在做強。欽州中心站是廣西打通鐵海聯運“最後一公里”的標誌性項目。2019年6月,欽州港東站一期擴能改造項目的港口作業區投入使用。同一時間,欽州中心站正式開通運營,年裝卸能力大幅提升。

  在雲南,面向中南半島的立體交通網絡建設也在加速推進。

  2021年12月3日,中老鐵路開通。昆明和萬象之間,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長,沿線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現在,中老鐵路國際貨物列車起點站昆明市王家營西站愈發熱鬧,每天都有往來於昆明與萬象之間的列車在此裝卸貨物。中鐵聯集昆明分公司副總經理徐超説:“中老鐵路國際貨物列車讓中老兩國間物流運輸變得快捷,成本可控,備受貨主青睞。”

  自2021年8月試運行成功以來,以臨滄為主要節點城市的中緬印度洋海公鐵聯運物流大通道取得關鍵性進展。依託這條通道,我國西部可經緬甸出海口聯通歐洲、非洲、中東及南亞各國,運輸距離和運輸時間將大幅縮短。

  中緬印度洋海公鐵聯運物流大通道,是指環印度洋-緬甸仰光港-孟定清水河口岸-臨滄火車站-中國各地的物流通道。目前,國內已有重慶、四川成都及德陽等地的多批次貨物借力該通道從孟定清水河口岸出境,隨後班列裝載原材料、農産品等入境,從而實現了該條國際物流通道的重箱雙向互運、境內外産業聯動和供需互補。

  與此同時,中國與越南之間的互聯互通也在不斷推進。2017年底,經中越雙方鐵路部門商定後,開行了雲南開遠至越南海防的滇越米軌國際貨運班列,迎來了合作共贏的新使命。滇越米軌國際貨運班列採取固定裝車地點、運行線路、列車車次、到發時間、運輸價格的“五定班列”方式,拓寬了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商路。

復興號列車通過中老鐵路南溪河特大橋(2022年6月2日攝) 攝影/本刊

  物流網絡擴容立體式發展激活經濟引擎

  伴隨着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的物流大通道功能日益顯現。跨境鐵路、公路、航空等構成的立體式物流網絡擴容,不僅為中國和東盟提供了便捷的貿易通道,還輻射到世界其他地區,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

  雲南方向,目前國內25個省區市開行了中老鐵路跨境貨運列車,運輸貨物的品類由開通初期的化肥、百貨等10多種擴展至電子、光伏、冷鏈水果等1200多種。跨境貨物已覆蓋老撾、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

  “貨品日趨豐富,折射出中國與東南亞的貿易合作不斷深化。”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貨運部副主任繆應優介紹,為提高中老鐵路貨運品質,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和老中鐵路公司還推出了貨運産品“瀾湄快線”,從昆明至萬象僅需26小時,較普通國際貨物列車運行時間進一步壓縮。

  昊峰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扎根老撾已有十餘年,對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的物流網絡擴容深有體會。“受益於中老鐵路開通,我們成功由陸路物流企業轉型為多元化物流企業,物流業務成倍增長,公司發展步入了快車道。”公司董事長王立俊介紹,“公鐵聯運”“一站式通關”等現代物流,在提高貨物運輸時效的同時,也極大降低了物流成本。

  上海仁承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負責人楊傑説:“隨着中老鐵路貨運的發展,我們對拓展東南亞市場更有信心了。”

  廣西方向,走進南寧國際鐵路港,可以看到滿載機械配件等貨物的中越跨境班列正在辦理通關手續,班列貨物可直達越南河內,進入東盟市場。

  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核心節點樞紐,南寧國際鐵路港已累計開行10條路線,輻射東南亞、歐洲等地區。2022年1~11月,中越跨境班列(經憑祥鐵路口岸)共開行2050列,同比增長19.9%。其中,中國南寧-越南河內跨境集裝箱班列共開行253列。

  2021年底,南寧國際鐵路港電商物流區、農産品加工區兩大功能區相繼完成招商和交付使用,吸引了順豐速運等一批企業進駐。“企業進駐後,兩個功能區將致力於打造成為面向東盟的最大物流分撥中心和精米加工基地。”廣西寧鐵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堅強介紹,借助新通道建設帶來的機遇,南寧國際鐵路港主動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構建中國-東盟多式聯運聯盟,推動産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融合,助力“港-産-城”一體化聯動。

  大通道帶來大物流,大物流催生大商機。伴隨着越來越多依託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建設的項目由規劃圖變為施工圖,區域發展迎來了更多的機遇。

  從寧夏啟運的枸杞原漿搭乘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向南抵達廣西北部灣港,再經海運出口到加拿大,比傳統江海聯運線路節約了30多天。

  不只是寧夏枸杞原漿,位於重慶解放碑商圈的陸海新通道國際消費中心內,甘肅百合、新疆堅果、貴州茶葉等特色商品,也整裝待發。

  “曾經藏在深閨人未識的特色産品,沿着這條快捷的新通道走向世界,正在成為當地外貿新的增長點。”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渝培説。

  推動中國西部地區開放發展和更多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同時,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也為沿線國家(地區)拓展出發展新機遇:泰國糯米、馬來西亞榴蓮、越南巴沙魚、柬埔寨香蕉等東南亞特色産品更為便捷地進入了中國市場。

  産業鏈雙向互動集聚效應釋放強勁動力

  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既是物流通道,也是産業深度融合的經濟走廊。

  在廣西欽州,總投資約24億元的川桂國際産能合作産業園成為“飛地經濟”關鍵項目,西部陸海新通道綜合冷鏈物流基地項目也已簽約落戶。四川港投新通道物流産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史淼説,在廣西投資建設冷鏈物流網前線節點,意在依託臨港區位,助力川貨出川出海,實現與廣西強強合作,共同提升與東盟國家的經濟聯動性。

  抓住發展機遇的不僅是沿線省份,還有境外國家和地區。

  中國與馬來西亞“兩國雙園”開創了中國與東盟國家在對方互設産業園區的先河,也開創了國際産能合作新模式。

  中馬欽州産業園於2012年4月啟動建設,馬中關丹産業園於2013年2月正式開園。目前,欽州産業園總開發面積已達25平方公里,簽約落戶項目超過200個,協議投資超過1900億元人民幣。關丹産業園開發面積達9平方公里,協議投資額超過400億元人民幣,為馬來西亞創造就業崗位近兩萬個,帶動關丹港每年新增吞吐量1000萬噸。

  “我2015年底剛到印度尼西亞時,園區一期開發銷售土地面積不到一半,進駐企業只有30家左右。如今我們的入園企業已接近60家,園區的二期也正在開發。”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衛明説。

  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是中國在印尼設立的境外經貿合作區,從2011年7月首家企業入駐,到如今已形成以汽車配件、建材、倉儲物流、食品加工和包裝印刷等産業為主的産業聚集區。

  由中國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西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三方共同組建的上汽通用五菱是較早走出去的中國汽車企業之一。2017年7月,投資7億美元、佔地60公頃的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車有限公司生産基地建成投入運營。

  如今,在印尼西爪哇省班加西縣的上汽通用五菱印尼公司生産車間內,新能源汽車Air ev的生産正緊鑼密鼓地進行。

  “Air ev是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生産的首款電動汽車。”上汽通用五菱印尼公司品牌與傳播運營經理王蒲林説,上汽通用五菱進入印尼市場實現了雙方的互利共贏,五菱把在中國積累的車聯網、智能語音、駕駛輔助系統等技術在印尼實現了本地化應用,並推動上游的10多家關鍵部件供應商共同進駐印尼,帶動下游140多個經銷商網點,為印尼創造約8000個工作崗位。截至2022年上半年,上汽通用五菱印尼公司在印尼的汽車銷量已經超過8.8萬台。

  與此類似的還有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柳工2019年投資設立柳工印尼公司。2020年到2022年上半年的産品銷售額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80%。”柳工印尼公司總經理林龍説,柳工在印尼走本地化發展道路,公司包括財務、人事、營銷等核心崗位在內的80%以上的員工是本地人。公司還和本地的職業院校合作培養售後服務工程師、操作員等工程機械領域人才,持續提升本地化服務的技術水平。

  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建設的日趨完善,為中國與東盟的産業鏈合作提供了基礎保障。它不僅高度契合我國西部地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開放發展需求,更為區域經濟創造了發展新機遇。

  北京大學東盟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翟崑説,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加強的不僅僅是中國與東南亞等地區的經貿往來,還將增強東盟與中亞、歐洲的互通。這意味着我國西北地區也將進一步提升在國家對外開放格局中的地位。西部地區全方位發展和開放的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0100702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32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