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靜寧:電商“金鑰匙”開啟“致富門”
靜寧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一角。 靜寧縣委宣傳部供圖
地處北緯35度的靜寧縣,是世界公認的蘋果“黃金生産帶”,蘋果種植面積穩定保持在100萬畝以上。靜寧蘋果,因其優質與品牌價值,暢銷全國並出口國外,17.6萬果農因蘋果脫貧致富,這與當地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密不可分。
連日來,靜寧早熟蘋果搶鮮上市、“走俏”市場。“只用了5天時間,公司線上交易額就超過10萬元,縣商務局還有豐厚的補貼。”靜寧縣成紀五寶農副特産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馬前亮高興得合不攏嘴。
馬前亮所説的補貼,是靜寧縣為鼓勵支持電商企業做大做強,舉行2022年“六月特惠·樂享消費”促銷活動,縣商務局為參加活動的電商企業予以活動期間線上交易額10%的補貼。
今年36歲的馬前亮大學畢業後一直在外地從事銷售工作,看到家鄉蘋果知名度不斷提高,他選擇回鄉創業。“家裏有7畝蘋果園,父母忙活一年才掙10萬元,刨去成本落不下多少錢。”起初只想幫家人賣蘋果的馬前亮,沒想到搭上了電子商務的“快車”。
2017年,馬前亮成立的公司第一批入駐靜寧欣葉電子商務産業孵化園,“水電暖房租全免,這就省了四五萬元。”在一間30平方米的獨立辦公室裏,馬前亮開始了他的創業生涯。
“當時入駐的企業有十幾家,大家相互支持協作,縣商務局還經常組織我們外出培訓和觀摩。”回憶創業之初,馬前亮至今難忘。
靜寧縣大力扶持電商發展壯大,不僅讓當地農特産品聲名遠播,賣出了好價錢,還讓許多農民、創業者找到了致富的“金鑰匙”。
馬前亮網店的銷售産品由蘋果、燒雞、老蜂蜜、土豆、南瓜等發展到十幾種,線上年銷售額由起初的三四十萬元,發展到如今的180萬元左右,還帶動當地留守婦女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提及即將入駐靜寧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馬前亮滿心期待,“中心為我們提供了各方面技術支持,有分揀中心和發貨中心,客戶下單後當天就能發貨。”
走進位於靜寧工業園區的靜寧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中心整體空間廣闊,裝修新穎,一面碩大的顯示屏格外引人注目。
“這是大數據應用平台,對全縣快遞物流信息、電商人才培育孵化數據、各企業農産品銷售數據、各鄉鎮果林覆蓋面積等都進行了統計。”靜寧縣商務局局長常志良説,通過對數據的抓取、統計、分析,實現對全縣農産品的市場價格把控,可維護市場平衡,提升農産品銷量,增加農民收益。
靜寧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是為當地企業、創業者、重點工程等打造的集資源整合、人才培養、技術開發、農産品線上銷售、大數據分析等於一體的系統性服務平台。
一路走、一路看,展&上整齊擺放着靜寧蘋果、燒雞、雜糧等各類農特産品,令人目不暇接。
“這裡貨品齊全、質優價低,同時毗鄰青蘭高速和312國道,地理位置優越,不少游客下了高速直接到這裡採購。”常志良告訴記者,當天就能免費發貨,滿足了全國各地消費者的購物需求。
發展電子商務,離不開龍頭企業的帶動。靜寧縣紅六福果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靜寧蘋果品牌推廣和網絡營銷的電商企業,也是從事集富硒有機蘋果生産、貯藏、加工、銷售於一體的全産業鏈省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
近年來,公司通過京東商城、天貓、蘇寧易購等電商平台打造了靜寧蘋果電子商務供應鏈體系,並整合全縣農特産品進行線上線下銷售。
“公司整合3個龍頭企業、8個産業扶貧公司和合作社的産品在平台銷售,吸納了300多人就業,帶動周邊3萬多戶農戶通過發展蘋果及小雜糧産業實現增收致富。”靜寧縣紅六福果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志偉介紹,為保證産品質量穩定,保障村級集體經濟和群眾利益,電商龍頭企業負責平台運營、産品整合和品牌推廣,産業扶貧公司和合作社負責産品開發和品控,不僅通過平台全産業鏈運行引導群眾自主生産、參與務工增加收入,還有力推廣了靜寧蘋果品牌,帶動其他農特産品銷售。
近年來,靜寧縣搶抓“互聯網+”發展機遇,把電子商務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截至今年6月底,建成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縣級物流中心各一處,電商企業107家,開辦各類網店微店2067家,鄉鎮電商服務站24個、村級電商服務點255個,依託淘寶、京東、蘇寧等知名電商平台,完成電子商務交易額1.54億元。
靜寧縣委主要負責同志&&,將不斷開發網適農特産品,擴大靜寧蘋果在各大電商平台網絡銷售規模,壯大電商隊伍,加強電商領軍人才培訓及電商基地網絡建設,暢通農産品網上銷售渠道,在助農增收、助推鄉村振興上發揮重要作用。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周尚業 呂亞龍 田麗媛 尹 航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龍 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