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塑生態體系 打造田園綜合體經濟
莊浪河兩岸譜寫綠色發展新篇章
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指出,全省上下要堅持以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牽引帶動“三農”工作,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完善農業發展體制機制,建設一批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壯大黃土高原區旱作高效農業建設,推動特色農業大省加速向特色農業強省轉變,使隴原鄉村煥發出勃勃生機。
黨的十八大以來,永登莊浪河兩岸生態體系重塑,國家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蓑羽鶴、雕鸮、黑鶴頻頻現身莊浪河兩岸。城市用水設施改造升級,高標準有機農業設施大面積落地,一大批永登産有機農産品走進北京、深圳的高端超市,莊浪河兩岸譜寫了一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美麗華章。
優質高原夏菜打入一線市場
十年來,永登高原夏菜産業迅猛發展,高原夏菜銷售市場從省內周邊走向沿海一線市場。8月16日,蘭州日報社全媒體主題採訪小組來到永登縣大同鎮甘肅自然之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所屬的都市有機農業示範基地裏,映入眼簾的是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工人們正熟練地將一棵棵娃娃菜鏟下,去除邊葉後裝筐,稱重裝箱再由轉運車迅速運往冷庫。“72小時後,這些新鮮的蔬菜將通過專業的冷鏈物流,運送到粵港澳大灣區和北京、深圳、成都等地,成為千里之外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基地一位工作人員喜笑顏開地告訴記者。
甘肅自然之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都市有機農業示範基地,是永登縣引進的重點項目之一。該基地佔地1200多畝。“由於永登縣屬溫帶大陸性氣候,適合優質有機葉菜、有機茄果菜和有機沙拉菜等蔬菜品種的種植。”甘肅自然之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區總經理曹寧波説,遵循着“躲着雨水、追着太陽、溫度適宜、災害可控”的原則,充分利用不同緯度、不同氣候帶、不同海拔的優勢,在農業資源最好的地域開發建設有機種植農場,以滿足最優産區疊加最優季節和最優品種,來生産最優質量的有機蔬菜。曹寧波説,為了做好這一盤“好”菜,基地將繼續扎根永登,實現由農場到餐桌,讓全國的消費者都能吃到永登産區的優質有機蔬菜。
示範基地現場,除了娃娃菜,綠奶油生菜、有機羽衣甘藍、芝麻菜等15個品種的蔬菜也緊張地按照訂單要求採摘裝箱。正在收菜的跌馬溝村村民高元山邊將蔬菜裝筐邊説,蔬菜種植期,他是地裏的機械操作員,到了采收期,他和鄉親們又做起了采收工,除了固定工資外,還可以賺取蔬菜采收稱重裝箱的計件工資,日均收入可達200元。“幹得多,賺得就多,旁邊幾個村的勞動力也都帶動起來了。”高元山喜氣洋洋地説道。種植基地採用統一管理模式,以銷定産,嚴格遵循國家規定的有機生産要求,從田園到餐桌保障了農産品的高質量和安全,這些産自永登的高原夏菜也在為當地鄉村振興、農民增收奠定堅實基礎。
永登縣大同鎮鎮長李芬介紹,根據地域特色,搶抓季節時令,種植基地在現有的基礎上,又分兩期流轉了大同鎮南同村、北同村等地的3000畝撂荒地。在經過土壤改良、埋設灌溉設備後,1200畝有機蔬菜將在7月進行預種。為了方便蔬菜存儲,基地還配套建成了2個高標準製冷保鮮庫,蔬菜成熟採摘後,就地實現分揀篩選、分級包裝,送入恒溫保鮮庫預冷,經冷鏈物流運輸後,送達全國各地進行銷售。
生態修復勾勒出美麗畫卷
黨的十八大以來,永登縣紮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狠抓生態環境治理,各項生態環境指標穩步向好。今年4月20日,8隻國家二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蓑羽鶴首次現身蘭州,在莊浪河流域嬉戲。作為世界上為數不多能飛越喜馬拉雅山脈的鳥類,蓑羽鶴屬罕見的大型珍稀鶴類,本身對水質、生態環境要求很高,珍稀禽類的頻繁光顧從側面反映出近年來永登莊浪河兩岸生態重塑卓有成效。
保護生態環境,首先是要修復生態環境。永登縣以生態修復為抓手,開展“生態重塑”行動,深入開展國土綠化行動,重點實施永登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項目(30萬畝)、永登莊浪河(柳樹鎮-紅城鎮)段土地整治和生態修復綜合治理,打造“一園三帶三廊道”綠色生態景觀,使莊浪河兩岸的生態環境有了一個質的提高。
來到永登大同鎮王家坪村,在莊浪河一岸,數千畝的大地上綠色蒼茫,微風吹過,綠波蕩漾,一片秀美的田園風光。大通河舒緩清流魚翔,淺灘葦嫩遷鳥悠憩。
“永登莊浪河(柳樹鎮-紅城鎮)段土地整治和生態修復綜合治理項目建設是永登縣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修復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項目的實施將産生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對提升永登縣莊浪河川生産條件,推進農業産業化,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治理水土流失,減少地下水開採,改善沿岸生態環境,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振興,推動全域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永登莊浪河(柳樹鎮-紅城鎮)段土地整治和生態修復綜合治理項目現場,永登縣引大灌區田間工程建設管理處副處長何福祥告訴採訪組。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永登莊浪河(柳樹鎮-紅城鎮)段土地整治和生態修復綜合治理項目北起柳樹鎮營兒村,南至紅城鎮華山村,西至蘭新鐵路,東至東淺山面山分水嶺,涉及柳樹、大同、龍泉寺、紅城四鎮二十一個村。區域總面積約13萬畝。“為了保護莊浪河地下水資源和兩岸的生態環境,永登縣水利局與永登縣引大灌區田間工程建設管理處經過協商,計劃每年從引大東一幹渠引水3000萬立方米,用於農田灌溉,從而保護莊浪河流域地下水資源,修復兩岸生態環境。引灌工程將全部採用管道輸水,田間採用管灌、滴灌配水。項目總投資18.07億元。”何福祥説。
改造污水處理中心 促進可持續發展
為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以及蘭州市水環境綜合治理規劃,減少污染排放量,永登縣今年3月份開始對永登縣污水處理中心進行擴容改造。在距離永登縣城區以南約2公里處的柳樹鎮復興村內,永登縣污水處理中心就坐落在綠色環抱中。採訪小分隊走進這裡,就聽到左側的泵房內傳來機器運轉聲,右側的工地上攪拌車正在發出轟鳴的聲音。“污水處理中心現在是一邊在清污,一邊在施工,目的就是盡快完成永登縣污水處理中心擴容改造,減少永登縣污染物排放量,改善莊浪河水體環境、改善城市地表水體質量。”永登縣污水處理中心主任華逢春介紹説,左側是現在的污水處理廠,目前正在進行污水處理。而右側就是正在建設中的永登縣污水處理中心提標改造工程項目。
記者了解到,永登縣污水處理中心擴容改造項目總投資 7837.66萬元,將於2023年7月31日竣工投運,改造擴容後的永登縣污水處理中心將由現在的1.5萬立方米/天排放量提高到2 萬立方米/天,出水水質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並配套中水回用工程,將會大大提升環境效益和生態文明治理效果。
華逢春説,永登縣污水處理中心提標改造工程項目已列入“十四五”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建設規劃儲備庫和重大建設項目庫,以及蘭州市水環境綜合治理規劃,是永登縣委、縣政府重點項目之一。建成投用後,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至莊浪河的標准將提高到一級A類指標。對減少污染物排放量、改善莊浪河水體環境、改善城市地表水體質量,促進永登縣的可持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據永登縣農村農業局負責人介紹,今年,永登縣將持續壯大優勢特色産業,落實農業特色産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推動高原夏菜、苦水玫瑰、畜禽養殖等特色富民産業高質量發展。積極組織“甘味”農産品入駐省級展銷專營店、品牌展銷中心、特色農産品貿易洽談會等,增強産業品牌效應。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努力打造提升田園綜合體經濟,提高鄉村旅游收入,奮力譜寫鄉村振興的永登篇章。
總策劃:劉立山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馬添翼 朱旭東 王星明 胡玉坤 周靖博 文/圖 實習生 岳婉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