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兩處文化遺址入選“考古中國”重大項目
2021-12-03 08:01:23 來源: 甘肅日報
圖集

    原標題:甘肅兩處文化遺址入選“考古中國”重大項目

    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再添實證

    12月1日上午,國家文物局發布2021年第四季度“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甘肅省慶陽南佐遺址、張家川圪垯川遺址與浙江余姚施岙遺址古稻田、廣東英德岩山寨遺址、河北張家口鄧槽溝梁遺址一同入選,是全國入選最多的省份。據介紹,甘肅省這兩處遺址均為仰韶文化類型,再次印證了隴東地區在研究中華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為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再添實證。

    至此,加上此前入選的夏河縣白石崖溶洞遺址和天祝岔山村墓葬,甘肅省已有4處遺址入選“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僅次于有5處遺址入選的河南、湖北、陜西三省,位列全國第四。

    南佐遺址位于慶陽市西峰區後官寨鎮南佐行政村南部。該遺址發現于1958年,2001年被確定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前數次發掘已揭露其為仰韶文化晚期遺址。今年,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等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又有了重大新發現:遺址面積約600萬平方米,核心區面積約30萬平方米,核心區有一座室內面積約630平方米的宮殿式建築;出土了白色堆紋陶、黑陶、帶塞蓋喇叭口平底彩陶瓶以及大量水稻遺存、祭器或禮器。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韓建業説:“南佐遺址對客觀認識黃河中遊、黃土高原尤其是隴東地區在中華文明起源和形成過程中的關鍵地位,對于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圪垯川遺址位于張家川縣大陽鎮,距今6100年至5600年。今年,共清理其仰韶、齊家、漢等時期遺跡950多處。其仰韶時期遺存面積約16萬平方米,其中,仰韶早期史家類型大型環壕聚落保存相對完好,面積約8萬平方米,聚落週邊發現三道環壕,中心區為一處廣場,圍繞廣場呈向心狀分布三組房屋,共100余座。遺址出土大量陶器、玉器、骨器等,還發現一件玉權杖首。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新偉表示,圪垯川遺址和南佐遺址的發現一樣,有助于改變仰韶文化屬于中原地區文化的傳統認識,有助于以多元並進的新視角解讀中華文明形成的宏大進程。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

責任編輯: 王小華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10541128125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