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專家研討:聚智創新 滿足“博物館熱”新需求-新華網
近年來,“到博物館去”成為新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風尚,特別是今年暑假,“博物館熱”持續升溫,對博物館管理水準提出新的要求。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體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推薦:泉州線上福建省衛健委福建省人防辦
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公司官網 證券代碼: 603888 新聞熱線: 0591-87381859
原創報道融視頻互動式報道新華訪談新華雲直播“飛閱”新福建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法治福建熱點專區推廣資訊

專家研討:聚智創新 滿足“博物館熱”新需求

2023-08-19 11:42:35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新華網福州8月19日電(劉豐 蔣巧玲)近年來,“到博物館去”成為新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風尚,特別是今年暑假,“博物館熱”持續升溫,對博物館管理水準提出新的要求。8月18日,“新時代博物館管理”主題論壇在福州舉行,文博界專家同聚一堂,為新時代博物館管理凝智聚力。

  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説,都市旅遊的興起,催生並強化了博物館的旅遊觀光、休閒娛樂功能,博物館也正在發生從文化消費空間向“旅遊吸引物”的轉變。“當參觀者從訪客變成遊客,並逐步變成顧客時,當前的博物館旅遊並不能滿足群眾需求。”

  因此,劉曙光建議,一方面要引導和培育博物館文化旅遊,中國式旅遊中,打卡趕路的旅遊方式並不適合博物館。另一方面,要創新博物館管理理念和機制,積極尋找與文化旅遊的契合點,滿足社會公眾對精神文化美好生活多角度、多方位的需要,這是當前發展博物館旅遊的主要任務,也是博物館改革發展的必由之路。

  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福建省文物局局長、福建博物院院長傅柒生表示,博物館人要跟上時代步伐,提升管理水準。一方面,博物館要做好展覽,讓遊客能看到更多精美文物,也讓博物館裏的“寶貝”被更多人認識。同時,要做好宣傳社教活動,讓博物館成為公眾共用共建的學習場所和公共平臺。“我們可以通過一係列特點鮮明的陳列展覽、學術研討、公眾互動活動和文化遺産推介等,讓美好生活在博物館中體現。”

  那麼,滿足公眾美好生活需求的博物館是什麼樣的?傅柒生認為,博物館的品性應是公益性、開放性、專業性,博物館的品質應是高顏值、高品質、高素質,博物館的品味應是生活化、國際化、數字化。

  “數字化技術為博物館帶來了新的展示方式和體驗,推動了博物館業的發展和創新,能給觀眾多跨度、多維度、體驗式、互動式、沉浸式的數字化體驗感,並給博物館帶來了不同于傳統主幹業務的新業態和新場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館長牟豐京認為,數字化對博物館的展覽陳列、文化研究、文物保護、社會教育等傳統業務産生了顯著影響,能夠促進博物館管理能力的提升,對博物館的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他介紹説,目前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正在加強數字化變革,將通過強化館藏數字資源建設、建設具有吸引力的大型數字化應用場景、創設新的沉浸式體驗空間等方式,讓文物“活起來”,讓文化傳播變得更有創意、更具實效。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係二級研究員魏峻建議,博物館管理水準要更上一個臺階,一是要在頂層設計上強化政策支撐;二是要優化管理理念,針對每個博物館的問題對症下藥;三是加強制度建設,並讓制度落實到位。

  “新時代博物館管理”主題論壇現場。 新華網 蔣巧玲 攝

  嘉賓在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 新華網 蔣巧玲 攝

[責任編輯:程立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