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拒絕“千館一面” 福建這些博物館這樣營造“獨家特色”-新華網
如何凸顯自身的特色、避免“千館一面”,是每一家博物館都在思考的問題。福建的博物館如何“突圍”?在8月18日舉行的2023年第二屆福建省通史展覽博物館聯盟年會上,福建多家博物館交流了經驗做法。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體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推薦:泉州在線福建省衛健委福建省人防辦
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公司官網 證券代碼: 603888 新聞熱線: 0591-87381859
原創報道融視頻交互式報道新華訪談新華雲直播“飛閱”新福建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法治福建熱點專區推廣信息

拒絕“千館一面” 福建這些博物館這樣營造“獨家特色”

2023-08-18 22:45:39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新華網福州8月18日電(劉豐 蔣巧玲)博物館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隨着我國文博事業的快速發展,社會公眾對博物館的關注度日益提高。如何凸顯自身的特色、避免“千館一面”,是每一家博物館都在思考的問題。福建的博物館如何“突圍”?在8月18日舉行的2023年第二屆福建省通史展覽博物館聯盟年會上,福建多家博物館交流了經驗做法。

  “考古遺址博物館的展品以遺址遺存的出土物為主,並在遺址所在地就地展示,考古遺址本身也是一件難得的、不可移動的展品。”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館長董平&&,考古遺址博物館展品豐富,在避免博物館展陳“千館一面”問題上具有獨特優勢,但其展品相對單一,更需要在展陳敘事管理上下功夫。董平介紹,近年來,曇石山遺址博物館通過創新展陳手段講好文物故事。例如曇石山遺址一座墓葬裏出土的18件陶釜,此前分別陳列在兩個展櫃裏,升級後按敘事邏輯集中展示在一個展櫃,讓展陳敘事更加系統流暢。自2021年恢復開放以來,該館“曇石山文化陳列”以其特有的方式詮釋福建海洋文化,增進了觀眾對先秦閩族的認知。

  福建是中國革命搖籃之一,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位於龍岩的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是一座全面反映閩西革命史、重點凸顯中央蘇區(閩西)歷史的國有紀念類綜合性博物館。該館副館長盧宜弼介紹説,為順應新時代的博物館發展要求,該館推動項目建設和展覽創新,例如利用新技術採集文物三維數據,新增“‘三打龍岩’全息軍事沙盤”“AI手勢拍照”“重走長征路闖關”“紅歌智能互動體驗”等多媒體設備,持續提升閩西紅色文化品牌的影響力。

  福建省還有9個客家博物館園,其中龍岩6個、三明3個。根據福建省客家研究聯誼會、福建客家研究院的規劃,這些客家博物館園“一縣一品”,各具特色。龍岩市博物館文物保管部主任曾慶河介紹,位於龍岩市博物館內的客家祖地博物館是客家博物館園的總館,除了展示客家的歷史文化,還注重互動體驗,設置了雕版印刷、客家土樓營造技藝等項目互動體驗。

  晉江博物館館藏文物10296件套、珍貴文物1075件套,館舍面積1.7萬平方米,曾經是全國最大的縣級博物館。但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由於經費、人員、技術資源等問題,展出的文物卻不足500件。”該館副館長林鉛海介紹説,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近年來晉江博物館積極探索公共文化服務與旅游業態融合發展模式,參與到泉州市創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中,展覽、社教等産出提質增效。同時,引入社會資本和團隊,利用博物館內的部分區域,開展社教公益活動,開展文旅、文創、研學教育、商務培訓等經營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責任編輯:袁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