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提出高水平建設美麗重慶,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市域範例
2023年8月,美麗重慶建設大會召開,提出高水平建設美麗重慶,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市域範例。來自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的數據顯示,2023年,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連續7年保持Ⅱ類,74個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100%,創“十四五”以來最佳水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25天,連續4年穩定在320天以上,連續6年無重污染天氣;土壤、地下水、聲、輻射環境質量保持穩定,連續17年未發生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
- 統籌高水平保護、高效能治理和高質量發展,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
重慶地處長江上游和三峽庫區腹心地帶,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處於獨特而重要的位置。余國東介紹,近年來,重慶統籌高水平保護、高效能治理和高質量發展,&&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潼南區、涪陵高新區、九龍坡西彭園區入選國家首批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城市和園區。重慶還積極推進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綠色貸款餘額超6600億元,氣候投融資試點入庫項目達497個。“碳惠通”&&註冊用戶達172萬、累計接入低碳場景15個,納入重慶碳市場的重點排放單位數量增至308家、累計成交碳配額4753萬噸。
- 推進生態共建環境共保,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生態環境保護顯著成效
重慶全面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攜手四川方面積極構建生態共建環境共保機制,着力破解跨界污染協同治理難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生態環境保護取得顯著成效,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更加牢固。開展跨界河流聯防聯控聯治、共建危險廢物跨省轉移“白名單”機制等3條跨區域協作經驗做法獲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全國推廣。
- 紮實推動美麗重慶建設,為長江經濟帶發展和美麗中國建設貢獻綠色力量
2024年,重慶將一體推進治水、治氣、治土、治廢、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鄉,紮實推動美麗重慶建設,為長江經濟帶發展和美麗中國建設貢獻綠色力量。一是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重慶將推動美麗幸福河湖建設,加強流域面積2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系統整治,推動流域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抓好細顆粒物和臭氧污染協同防治,加強重點行業深度治理,全力推進空氣質量持續改善;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清零區縣創建,穩步提高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加快全域“無廢城市”建設,發布“無廢指數”,新建“無廢城市細胞”1000個以上。二是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重慶將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協同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持續加強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嚴格輻射安全監管,堅決遏制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和輻射事故發生,守牢美麗重慶建設安全底線。三是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重慶將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強化落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持續推動氣候投融資試點,健全重慶碳市場配套政策體系,深化排污權交易改革,探索制定“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評價指標體系和協同創新發展指數,激發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內生動力。四是攜手打造川渝協作示範樣板。重慶將加快實施“六江”生態廊道建設規劃,申報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加強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完善污染土壤轉移協作機制,持續深化聯動督察、聯合執法、突發環境事件聯合應對及輻射安全監管,推進氣候投融資、碳交易、大數據等領域合作,攜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先行區。五是打造生態環境治理市域標杆。重慶將配合做好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組織開展市級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深入抓好各類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深化生態環境保護執法與司法銜接,加快“巴渝治水”“巴渝治氣”“巴渝治廢”等應用建設及實戰化應用,提升構建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 毛平: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發展 把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 朱江:對重慶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和底氣
- 文天平:潼南加快建設成渝地區中部崛起增長極、産城景融合發展橋頭堡
- 王志傑:加快建設先進製造業高地和産業科創高地
- 李應蘭:加快建強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主樞紐
- 秦文敏:璧山將爭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先行區排頭兵
- 朱軍:傳承弘揚紅岩精神 為新重慶建設凝心鑄魂
- 鞏義勝:加快建設長江經濟帶綠色生態強縣
- 譚慶:銅梁謀定“5+5”,預計全年地區生産總值增長6.5%
- 李慶:萬州全力奔跑在“工業強區”發展道路上
- 曲斌:不斷強鏈補鏈延鏈 打造“4+N”大環境産業全景圖譜
- 劉宴兵:實施“六大行動” 激發教育強市建設新動力
- 余國東:一體推進“九治” 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重慶力量
- 劉波:打造更多具有武隆辨識度的文化旅游産品
- 廖傳錦:計劃到2035年重慶將全面建成青年發展型城市
- 萬容:擦亮"民營經濟""千年榮昌"2張金名片 加快建設現代化新榮昌
- 龐茂琨:擦亮川美“金名片” 助力重慶文化強市建設
- 鄒藝:打造現代版幸福桃花源 走出強村富民現代化新路子
- 李志:以數字全生態、全價值鏈視野 助推重慶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
- 鞏書凱:工業互聯網為現代工業和經濟注入新動能
- 賴薪酈:加強高價值技術攻關和産業化 助重慶汽車乘勢而上
- 廖洪海:跨境電商搭橋 助力重慶企業“出海”
- 王茂春:推動長嘉匯金融中心建設 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