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先行區 預計全年地區生産總值增長6.5%
我們將堅持逆勢而進、奮勇爭先,堅持黨建統領、整體智治,健全抓黨建帶全局機制,打造新時代“紅岩先鋒”變革型組織,堅定不移大抓發展、持續強化民生保障,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先行區,奮力打造成渝中部産業新高地。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穩進增效、除險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強企”的工作導向,聚焦“四地”建設目標,謀定“5+5”的工作舉措。具體而言,我們將着眼長遠,全力推進改革、開放、科技、創新、人才工作;立足當前,突出抓好招商引資、擴大投資和促進消費、數字化和綠色轉型發展、城鄉融合發展、“三服務”工作,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關於工作目標,我們確定了地區生産總值增長6.5%的年度目標、在實際工作中努力爭取更好結果,既與我區經濟發展現狀相適應,又與我區在全市經濟發展大局中的定位一致,是“跳一跳、夠得着”的目標,既體現了銅梁主動承擔渝西地區高質量發展主陣地、主力軍責任的積極作為,又緊密結合實際,體現穩中求進的總要求。
- 深化落實“885”工作機制 確保各項工作“説一件、幹一件、成一件”
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保證。我們將不斷加強黨的領導力組織力,深化落實“885”工作機制,完善抓黨建帶全局工作體系,系統抓好基層黨組織、宣傳思想文化、統一戰線、政法穩定、黨風廉政建設,將黨的領導貫穿經濟工作各方面各環節,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一貫到底,堅決做到“總書記有號令、黨中央有部署,重慶見行動,銅梁抓落實”。我們將持續提升幹部能力本領,堅持生成性學習、激發創造性張力,促進黨員幹部完善和重塑知識結構,推出更多創新性舉措、改革性工作。我們將抓作風建設,健全抓落實機制,加強問題管控、閉環落實,堅持清單化、項目化、事項化推進各項工作,確保各項工作“説一件、幹一件、成一件”。
- 以改革突破全面賦能現代化新銅梁建設提質增效
我們將切實擔負起改革攻堅政治責任,紮實推動各項改革任務落細落地,以改革突破全面賦能現代化新銅梁建設提質增效。我們將穩妥有序抓好機構改革,按照全市統一部署,優化黨政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推動黨的全面領導有效落實、行政管理效能全面提升。我們將紮實推進“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抓好“國有企業市場化轉型”“防範化解債務風險隱患”等重點工作,推動國有資産盤活取得重大成果。我們將迭代升級“三個一批”工作機制,抓好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等重大改革,推進“巴岳農莊”“黨建扎樁·治理結網”等特色改革,落實財稅體制、“小縣大城”等重點改革任務,努力交出改革高分報表。
- 深化川南渝西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 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和能級
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深化川南渝西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積極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産業轉移和中心城區功能疏解,全面推進交通、能源大通道建設,加強外資外貿工作,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和能級。
- 深入推進創新發展 爭創全國創新型城市
設立創新基金,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積極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帶動力、競爭力的創新主體,加強知識産權“全鏈條”保護,加快完善區域創新體系,促進各類創新要素順暢流動,爭創全國創新型城市。
- 打造成渝地區“産業+科創”雙輪驅動重要增長極
積極融入市委“416”科技創新戰略布局,聚力推動創新鏈産業鏈深度融合,實施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專精特新企業“三個倍增”行動,推進新型儲能産業技術研究院等科創&&建設,改革科研項目支持方式,拓寬科技成果轉化渠道,積極培育發展新能源、先進製造等新質生産力,努力打造成渝地區“産業+科創”雙輪驅動重要增長極、成渝地區重要的創新成果轉化基地。
- 落實人才強區戰略 全力打造渝西人才集聚地
堅持以産業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領産業,完善以産業為主導的“1+N”人才政策體系,實施重點産業領域人才引進專項行動,推進人才創新創業“一件事”改革,形成有區域競爭力的人才政策矩陣和人才服務環境,全力打造渝西人才集聚地。
- 迭代升級招商打法 提升區域發展能級和競爭力
迭代升級招商打法,大力開展産業鏈集群招商,協同推進農業和現代服務業招商,推動已投産企業挖潛增效,打造製造業産業集群,構建現代産業體系,努力提升區域發展能級和競爭力。
- 擴大投資和消費促進 形成兩者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堅持擴大投資和促進消費雙向發力,統籌抓好區級重點項目建設、民生實事辦理、工業技改和民間投資,積極構建企業全生命周期閉環服務體系,創新消費場景、激發消費潛能,努力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 積極擁抱數字變革 建設群眾可享可即的美麗銅梁
積極擁抱數字變革,實施産業數字化增效、數字産業化提質行動,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推動“家醫有約”等“一件事”實質化發揮作用。同時,打好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攻堅戰,抓好生態保護修復,壯大綠色低碳産業,建設群眾可享可即的美麗銅梁。
- 打造巴渝和美鄉村示範片和特色産業小鎮
在城市提升方面,我們以建設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為契機,持續優化城市“一主兩副”、城鎮“一軸兩翼”發展格局,提升産城融合發展水平。在鄉村振興方面,我們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堅持鄉村産業和人居環境“兩手抓兩手硬”,強化科技興農,打造巴渝和美鄉村示範片和特色産業小鎮,讓鄉村成為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
- 健全常態化“三服務”機制 全面提升基層、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和認同感
我們將堅持把支持企業發展的事放在第一位、把群眾的急難愁盼放在心坎上,健全常態化“三服務”機制,推出更多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舉措,全面提升基層、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和認同感。
- 毛平: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發展 把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 朱江:對重慶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和底氣
- 文天平:潼南加快建設成渝地區中部崛起增長極、産城景融合發展橋頭堡
- 王志傑:加快建設先進製造業高地和産業科創高地
- 李應蘭:加快建強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主樞紐
- 秦文敏:璧山將爭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先行區排頭兵
- 朱軍:傳承弘揚紅岩精神 為新重慶建設凝心鑄魂
- 鞏義勝:加快建設長江經濟帶綠色生態強縣
- 譚慶:銅梁謀定“5+5”,預計全年地區生産總值增長6.5%
- 李慶:萬州全力奔跑在“工業強區”發展道路上
- 曲斌:不斷強鏈補鏈延鏈 打造“4+N”大環境産業全景圖譜
- 劉宴兵:實施“六大行動” 激發教育強市建設新動力
- 余國東:一體推進“九治” 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重慶力量
- 劉波:打造更多具有武隆辨識度的文化旅游産品
- 廖傳錦:計劃到2035年重慶將全面建成青年發展型城市
- 萬容:擦亮"民營經濟""千年榮昌"2張金名片 加快建設現代化新榮昌
- 龐茂琨:擦亮川美“金名片” 助力重慶文化強市建設
- 鄒藝:打造現代版幸福桃花源 走出強村富民現代化新路子
- 李志:以數字全生態、全價值鏈視野 助推重慶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
- 鞏書凱:工業互聯網為現代工業和經濟注入新動能
- 賴薪酈:加強高價值技術攻關和産業化 助重慶汽車乘勢而上
- 廖洪海:跨境電商搭橋 助力重慶企業“出海”
- 王茂春:推動長嘉匯金融中心建設 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