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年發展型城市”正成為定義城市發展方式、評價城市發展潛力的新熱詞
青年發展型城市概念包含了三個維度:一是城市,二是青年,三是青年發展與城市發展的關係。就城市而言,它是一個區域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活動的中心,是現代化的重要載體。就青年而言,它是市民的一部分,而城市的核心是人,是一座城市重要的建設者和貢獻者,也是增強城市發展活力、積蓄城市發展後勁的生力軍。就青年發展與城市發展的關係而言,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興,青年發展型城市就是要以青年發展推動城市發展,並成為顯著特點。就重慶而言,14—35周歲青年戶籍人口約900萬,在總人口中的佔比超過26%。現代化新重慶的建設,需要一批又一批可堪大任的青年競相涌現。可以説,青年的發展質量,直接影響着現代化新重慶建設進程。
- 重慶市江北區、沙坪壩區入選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首批全國45個試點城市
2022年4月,中央17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開展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的意見》,在全國45個城市、99個縣域先行開展試點,重慶市江北區、沙坪壩區入選首批全國45個試點城市。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最核心的就是落實“青年優先發展”理念,推動城市對青年的政策環境、社會環境不斷優化、更加友好,更好解決青年工作、生活中面臨的各種問題挑戰,促進青年更快成長、更好發展。同時,青年再反過來以其獨有的朝氣和創造力,激發城市發展活力,實現“城市對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為”。
- 重慶全市域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全面鋪開、加速推進
2023年7月,《重慶市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8—2025年)》實施工作聯席會議第五次全體會議作出了推進全市域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的部署,8月啟動了全市域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工作,將建設工作擴大到全市38個區縣和兩江新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萬盛經開區,實現全覆蓋。10月,起草了《關於推進全市域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的意見》,同步制定了“四個重大”清單、工作評價指標體系、效果評價指標體系,預計於今年“五四”青年節前後印發。去年12月,召開了全市域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提出“13633”的總體框架,作出詳細工作部署,標誌着重慶全市域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從開局起步、試點示範轉到全面鋪開、加速推進階段。截至目前,已有33個區縣召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18個區縣&&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 以“13633”總體框架推進全市域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
“1”即緊扣一條主線,就是努力讓城市對青年更友好、讓青年在城市更有為。第一個“3”即堅持三大原則,一是堅持黨管青年工作原則,把黨的領導貫穿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全過程;二是堅持青年優先發展理念,有效解決影響青年健康成長的“急難愁盼”問題;三是堅持青年與城市雙向激勵促進,讓青年和城市互為貢獻者、受益者。“6”即落實“讓城市對青年更友好”的六項措施,包括凝心鑄魂、就業創業、安居保障、教育服務、婚戀生育、身心健康等六個方面。第二個“3”即實施“讓青年在城市更有為”的三項舉措,包括組織青年建功高質量發展、助推高品質生活、參與高效能治理。最後一個“3”即建立完善三個工作體系,包括完善青年發展規劃體系、開發數字應用賦能體系、優化考核評價指標體系。
- 全市域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總體目標分兩步走
第一步:到2025年,全市域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建成一批青年發展型園區、社區、街區,青年發展政策更具體細化、實事項目更有普惠性,青年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主動性和貢獻度明顯提升。第二步:到2035年,全面建成青年發展型城市,青年優先發展理念成為社會普遍共識,青年發展政策體系更加成熟定型,推出更多具有全國影響力、重慶辨識度的標誌性成果,青年高質量發展水平處於並長期保持在全國前列。
- 聚焦“城市對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為”兩個重點靶向開展工作
在“城市對青年更友好”方面,市級層面開發推出“青春重慶”數字化服務&&,上線試運行17個功能模塊並持續優化。構建“青呼我為”1+7+N+1工作體系,實現青年學習、政策查詢、利益訴求、活動參與一鍵直達。實施“我為青年辦實事”民生項目,團市委、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住房城鄉建委等11家部門共同制定青年民生實事清單,涵蓋服務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年就業見習幫扶計劃、青年住房保障行動等10個重點項目,細化了25項具體指標。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所有年度重點指標均已全部超額完成,全年累計服務青年523.29萬人次,有力回應了青年就業創業、婚戀交友、身心健康、住房保障方面的現實訴求。在“青年在城市更有為”方面,以“青春建功新重慶”為總品牌,豐富“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青年安全生産示範崗”“青年突擊隊”等工作品牌,招募125.6萬名青年志願者投身生態環保、賽會服務、應急救援等中心任務,發動18萬餘名青年奔赴鄉村振興一線,引導青年將個人成長融入城市發展。
- 多項舉措發力 推進全市域發展型城市建設
接下來,重慶將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推動全市域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工作融入城市發展戰略,融入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及專項規劃,納入市級“三個一批”重大改革項目,迭代升級“青春‘渝’見你”品牌。在城市定位、功能布局、産業發展、基礎設施等方面考慮青年需求,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更新過程中體現青年元素,推動城市宜居品質和青年生活質量“雙提升”;進一步服務青年發展,聚焦凝心鑄魂、就業創業、安居保障、教育服務、婚戀生育、身心健康等六個重要方面,加強資源整合和政策集成,滾動實施“我為青年辦實事”民生項目,帶動各區縣各部門&&一系列青年發展標誌性政策、實施一攬子普惠性民生實事,積極回應青年成長發展訴求;進一步動員青年建功,持續豐富拓展“青春建功新重慶”總品牌的時代內涵,建立項目化動員機制,豐富社會化動員機制,拓展網絡化動員機制,引導廣大青年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中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
- 毛平: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發展 把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 朱江:對重慶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和底氣
- 文天平:潼南加快建設成渝地區中部崛起增長極、産城景融合發展橋頭堡
- 王志傑:加快建設先進製造業高地和産業科創高地
- 李應蘭:加快建強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主樞紐
- 秦文敏:璧山將爭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先行區排頭兵
- 朱軍:傳承弘揚紅岩精神 為新重慶建設凝心鑄魂
- 鞏義勝:加快建設長江經濟帶綠色生態強縣
- 譚慶:銅梁謀定“5+5”,預計全年地區生産總值增長6.5%
- 李慶:萬州全力奔跑在“工業強區”發展道路上
- 曲斌:不斷強鏈補鏈延鏈 打造“4+N”大環境産業全景圖譜
- 劉宴兵:實施“六大行動” 激發教育強市建設新動力
- 余國東:一體推進“九治” 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重慶力量
- 劉波:打造更多具有武隆辨識度的文化旅游産品
- 廖傳錦:計劃到2035年重慶將全面建成青年發展型城市
- 萬容:擦亮"民營經濟""千年榮昌"2張金名片 加快建設現代化新榮昌
- 龐茂琨:擦亮川美“金名片” 助力重慶文化強市建設
- 鄒藝:打造現代版幸福桃花源 走出強村富民現代化新路子
- 李志:以數字全生態、全價值鏈視野 助推重慶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
- 鞏書凱:工業互聯網為現代工業和經濟注入新動能
- 賴薪酈:加強高價值技術攻關和産業化 助重慶汽車乘勢而上
- 廖洪海:跨境電商搭橋 助力重慶企業“出海”
- 王茂春:推動長嘉匯金融中心建設 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