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大腦+未來工廠

“産業大腦+未來工廠”可從三方面發力

編者按: 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之年,也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從全面部署到縱深推進的重要之年,是改革攻堅突破的奮鬥之年。2024重慶“兩會”期間,新華網邀請學者專家組成 “兩會觀察團”,解讀代表委員高頻詞、人民群眾關心事,解碼新重慶改革攻堅開新局的新亮點。

編者按: 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之年,也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從全面部署到縱深推進的重要之年,是改革攻堅突破的奮鬥之年。2024重慶“兩會”期間,新華網邀請學者專家組成 “兩會觀察團”,解讀代表委員高頻詞、人民群眾關心事,解碼新重慶改革攻堅開新局的新亮點。

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加快構建“産業大腦+未來工廠”産業數字化新生態,引起代表委員熱議以及社會各界關注。“産業大腦+未來工廠”成為工業重鎮重慶推動産業數字化的熱門詞彙。

現代經濟體系的基礎和核心是現代産業體系。推進現代化新重慶建設,離不開強勁的産業支撐。數字賦能産業發展,讓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構建以數字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産業體系,以“産業大腦+未來工廠”為核心場景加快推動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是重慶打造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的重要取向。重慶加快構建以“産業大腦+未來工廠”為核心場景的數字經濟系統,要實現到2027年,建設20個以上行業大腦、20個以上未來工廠,賦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必須從三個方面發力:

一是加強産業大腦與未來工廠的戰略聯動。要站在服務國家戰略高度看待“産業大腦+未來工廠”新生態。重慶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西部陸海新通道、國家戰略腹地建設,要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戰略支撐和核心樞紐作用,必須加強戰略研判,把産業大腦建設成為有利於優化區域布局、促進産業發展、服務政府和企事業單位決策的“智慧大腦”,把未來工廠建設成為鏈結和賦能若干産業的孵化器和助推器。要加強産業大腦與未來工廠的戰略聯動,促進二者同頻共振、協同創新、相向發力,提升重慶智能製造水平。

二是加強産業大腦與未來工廠的産業協同。構建“産業大腦+未來工廠”新生態,數字引領産業發展是核心,加快形成12343未來工廠建設體系是保障。要推動數據共享與政府端、企業端、行業端的互通,充分鏈結製造業“33618”産業集群中主導産業、支柱産業、特色優勢産業和新星産業,加強産業集聚和協同,促進重慶數字經濟和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

三是加強産業大腦與未來工廠的區域合作。要在“一區兩群”區域協同發展視野下,優化産業大腦和未來工廠的區域布局,並加強區域合作。如江津打造全市消費品工業集聚示範區,産業大腦和未來工廠可適當向其傾斜,全市消費品資源相對集中。因為共建川南渝西融合發展示範區,江津要與瀘州、永川等市區加強區域合作,壯大成渝主軸挺起中部脊梁,進而促進成渝中部地區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莫遠明

重慶市人大財經監督專家、重慶市人民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重慶工商大學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中心研究員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