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縱深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把握“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加快構建“一體兩核多點”新格局。
經過四年的創新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川渝兩地不斷優化區域經濟布局,正加快構建“一體兩核多點”新格局。
一體:從國家層面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應加快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打造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和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從省際層面看,要加強川渝毗鄰地區10大平台合作,持續優化成渝中部地區協同,壯大成渝主軸挺起中部脊梁,進而促進成渝中部地區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從省(市)域層面看,重慶“一區兩群”、四川“一幹多支”是推進重慶市域、四川省域一體化差異化發展的戰略考量。“一體”中,重慶主城都市區、成都市的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是關鍵變量,是川渝兩地合力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的重要基石。
兩核,指重慶、成都這兩座國家中心城市極核。下一步應加強戰略聯動,優化極核引領區域布局,發揮極核引領作用。要從服務國家戰略全局角度找準發展新方位,明確極核發展新目標。要爭取國家重大生産力在極核的優化布局和集群發展,發揮重大引擎和支撐作用,比如川渝兩地聯合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産業。此外,要強化雙核聯動聯建和協同創新,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多點,指極核之外的若干支點。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需要多方合力。從區域布局來看,需要優勢互補、錯位發展,更好地發揮重慶“一區兩群”中的“兩群”、四川“一幹多支”中的“多支”作用。如重慶的萬開雲版塊打造“半小時經濟圈”、四川的宜賓瀘州組團建設川南省域經濟副中心、廣安打造重慶都市圈北部副中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