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創新激發活力 重慶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

  重慶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一周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李裕錕 攝

  12月6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3年經濟工作時,明確表示要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

  開放,早已深深刻進了重慶的城市基因中。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打造國際門戶樞紐城市……重慶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全方位向世界開放。

  開放的強引擎之一,便來自于不斷創新。

  陸海新通道泰中蒙國際聯運班列。陸海新通道運營公司供圖

  創新貿易規則

  實施國際鐵路提單信用證融資和結算

  “2022年是長安汽車走向海外的第31年,海外銷量再創新高。今年上半年長安汽車出口突破10萬輛,同比增長超50%,形成了包括中東、北非、中南美、東南亞等多個萬輛級核心市場。”

  據長安汽車國際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宋爽介紹,目前長安汽車的足跡遍布全球70余個國家,其中近70%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順利實施,陸上貿易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中歐班列的開行聯通亞歐大陸,持續擴大亞歐大陸的經貿往來,增加貿易物流總量。

  然而傳統鐵路運單,只能收貨人憑身份提貨而不能憑單提貨,沒有實現貨物和權利的分離,不便于轉賣和融資。

  為此,重慶不斷探索陸上貿易規則,創新實施國際鐵路提單信用證融資和結算。

  “對鐵路運單不具有物權屬性的問題,重慶自貿試驗區大膽闖、大膽試,借鑒海運提單部分功能開發鐵路提單及運作模式,應用于國際鐵路運輸信用證結算。”據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一創新不僅能培育鐵路提單物權屬性,還能培育鐵路提單流轉功能,並推進“鐵路提單”實際運作應用。

  創新帶來的紅利,也是顯而易見的。

  2017年12月22日。當時,在重慶自貿試驗區西永片區物流園板塊內,國際物流樞紐園借力中歐班列(渝新歐),開出了全球首份“鐵路提單國際信用證”,用于運輸平行進口車;

  重慶持續探索,逐步實現批量化、常態化使用,並將西部陸海新通道納入“鐵路提單”的試點范圍,讓其也能運用在多式聯運中;

  制定國際貨運代理鐵路聯運作業規范等3項標準獲批為國家標準;

  鐵路提單背書轉讓效力得到司法審判實踐支援,開創國際貿易史先河。

  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赴重慶考察時,專程到重慶物流金融公司,現場調研鐵路提單創新,並評價“是真正的創新”。

  重慶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果園港一片繁忙。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創新處置機制

  成立全國首家覆蓋全域、專門化的自貿區法院

  “判決如下:確認原告享有國際鐵路聯運提單項下車輛的所有權;被告立即向原告交付國際鐵路聯運提單項下的車輛。”

  2020年6月30日,備受矚目的全國首例鐵路提單物權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讓重慶兩江新區人民法院(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重慶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

  為實現涉外商事糾紛快速處置,重慶自貿試驗區成立全國首家覆蓋全域、專門化的自貿區法院,負責審理涉自貿試驗區商事及智慧財産權案件。專業化、國際化、突出改革探索職能,成為該法院的顯著標簽。自成立以來,共受理涉及美國、新加坡、加拿大等4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涉外案件近3000件。

  “聽説涉外案件處理時間都很長,我們還要到境外申請承認和執行判決,那這糾紛要等多久才能解決?”一家從事國際貿易的企業來到該院立案時,提出了這樣的疑問。

  但很快,顧慮就被打消了。法院工作人員拿出《涉外商事訴非對接流程指引》,耐心細致地為其講解了該院搭建的涉外商事“一站式”糾紛解決平臺,充分展示各解紛途徑的優勢,當事人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更高效便捷的糾紛處理方式。

  原來早在2019年7月17日,重慶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便與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西南分會、一帶一路國際商事調解中心共同簽署合作協議,搭建起涉外商事訴訟、仲裁與調解“一站式”糾紛解決平臺,實現涉外商事糾紛訴、仲、調“三位一體、多元共治”。

  “重慶自貿試驗區本就是政策創新的‘試驗田’,要敢于‘先行先試’,為重慶乃至全國的發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劉一手火鍋巴厘島店。受訪者供圖

  創新改革探索

  開展首創性差異化改革探索50余項

  作為重慶城市名片之一,火鍋吸引著四方來客,也凸顯著這座城市“吃貨”的硬核實力。

  近年來,重慶不斷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重慶火鍋也趁著“東風”,揚帆出海。

  2009年,劉一手火鍋創始人劉梅在阿聯酋迪拜,僅用了短短7天,便完成了租賃合同、工商注冊、商標注冊等手續,在迪拜開了第一家海外店。

  歷經10多年的不懈努力,劉一手火鍋不斷探索海外發展之路,如今在海外15個國家共開設了66家分店。“中華文化,美食先行,火鍋引領,一手先鋒。”劉梅不止一次説道。

  而這也是重慶不斷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的一個縮影。

  作為中西部地區唯一獲批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的省市,重慶經過一年探索實踐,總體方案86項任務已實施75項,開展首創性差異化改革探索50余項,400余個現代服務業項目落地。

  海外銷量再創新高。受訪者供圖

  重慶聚焦科技、金融、教育、健康醫療等九大領域,正加速推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著力打造內陸現代服務業發展先行區,為國家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開放和服務業創新發展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科技領域,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獲批建設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

  ——金融領域,實現“科技跨境貸”“匯保通”“植物新品種權質押貸款新模式”等一批首創性差異化試點成果。

  ——投資便利與物流通關領域,推動“以航空公司為單元”保稅航材海關監管模式創新,成為全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可開展中歐班列進口運郵的城市。

  ——健康醫療領域,在中西部地區率先開展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進口試點,已順利開展研發用試劑進口,解決醫藥研發企業小批量試劑難題。

  ——商貿文旅領域,成功獲批國務院同意暫時調整實施《旅行社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創新探索“保稅+暫時進出境”模式,開展進口商品展示交易創新試點。

  ——教育領域,新設重慶市首個專科層次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3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數據領域,發布國內首部《數字規則藍皮書》,出臺14項大數據地方標準,挂牌運營西部數據交易中心。

  ——法治保障,形成“1個智慧財産權法庭+7個智慧財産權巡回審判站”的全市智慧財産權保護體係。

  ——人才領域,在中西部地區率先發布首批境外職業資格證書認可清單。

  開放為帆,面向藍海;攜手同行,行穩致遠。重慶正以創新開放之姿,擁抱全世界。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首席記者 董進/文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9209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