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大足:推進有機肥代替化肥行動 實現“三大效益”全面豐收

  近日,重慶市大足區大水井蔬菜種植股份合作社喜獲豐收。在該合作社務工的當地村民忙着給黃瓜、南瓜、西紅柿等産品進行分揀裝框。大棚裏下一批次的黃瓜、南瓜、西紅柿,大棚外架子上的絲瓜、四季豆都在茁壯成長。合作社負責人覃谷成&&,蔬菜的豐收離不開使用有機肥替代化肥。

  近年來,重慶市大足區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及農作物秸稈等有機肥源利用,全面推進農業生態化種養、標準化生産、綠色化發展、品牌化提升,促進農業綠色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經過兩年的行動,大足區向着化肥減量增效,有機肥資源利用率提升,土壤質量提升,産品品質提升穩步前進,帶動當地農業企業、群眾增産增收。

重慶市大足區大水井蔬菜種植股份合作社使用有機肥種植的西紅柿獲得豐收。龔正 攝

  2020年是行動實施的第一年,大足區組建技術專家組,邀請市農技總站、西南大學及市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技術專家作技術指導。專家組總結出適合大足區蔬菜作物用肥需求和施肥方式的技術模式,即“商品有機肥+配方肥”模式,“自製堆肥(代制有機肥)+配方肥”模式,“尾菜還田+生物有機肥+配方肥”模式。

  第二年延續了這3種模式。為實現重點示範、突出特色,大足區從全區的蔬菜基地中遴選,建立核心示範區22466畝。其中,推廣“商品有機肥+配方肥”模式5840畝,“自製堆肥(代制有機肥)+配方肥”模式16281畝,“尾菜還田+生物有機肥+配方肥”模式345畝。

重慶市大足區大水井蔬菜種植股份合作社使用有機肥種植的黃瓜、南瓜、西紅柿被分揀裝框。龔正 攝

  隨着蔬菜豐收,覃谷成不時就會接到訂購或尋求合作的電話。無論訂購或合作,蔬菜的産量和品質都是他談判的底氣。他介紹説,合作社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以“自製堆肥(代制有機肥)+配方肥”替代化肥,使各類蔬菜總産量增長20%,蔬菜品質也得到提升。品質提升帶動了均價提升,總收入隨之增長。覃谷成統計,使用有機肥替代化肥之後,每年能獲得50萬元的增收。

  重慶市大足區奉荃蔬菜種植股份合作社則選擇了“尾菜還田+生物有機肥+配方肥”替代化肥。合作社負責人張弟全&&,長期使用化肥使土壤形成板結,破壞了土壤結構,造成肥力下降。使用“尾菜還田+生物有機肥+配方肥”,能促進土壤微生物的生長,改良土壤,提升土壤質量。他説,合作社利用秸稈和尾菜粉碎還田,自然形成有機肥。同時,配合使用生物有機肥,提升蔬菜品質,預計每季度可增加直接經濟效益30萬元。

重慶市大足區宇群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使用有機肥種植的辣椒迎來收穫。龔正 攝

  大足區三驅鎮大橋村村民王明華,長坪村村民周廷英、秀永均在重慶市大足區大水井蔬菜種植股份合作社務工。月池村村民張德菊在重慶市大足區宇群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務工。她們有兩個相同點,一是通過務工,每年增收萬元以上。王明華介紹説:“施肥、田間管理、防治病蟲害都需要人工,特別是蔬菜增産之後,採摘、分揀、裝框需要更多的人工,我們的工作機會增加了,收入自然也就增加了。”二是在自己家的田地裏也開始使用有機肥替代化肥。周廷英介紹説:“在合作社施用有機肥,學到了技術,積累了經驗,關鍵是看到了效果。”

  關於下一步計劃,大足區農業技術服務中心主任龍建洪&&,將繼續紮實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進一步實現節本增效、農業增産、農民增收、環境改善等目標,促進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有機統一。(龔正)

編輯: 江茜
圖片中心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704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