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體育公園:市民的綠色共享空間

  隨着人民群眾對運動健身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強,近年來,我市在因地制宜、合理規劃,推進城市公園高質量建設的同時,着力解決公共體育設施供給能力不足的問題,建設了一批富有特色的體育公園。特別是2021年,市委市政府把利用邊角地建設社區體育文化公園列為當年重點民生實事,梳理出市民需求迫切、符合條件的17塊城市邊角地,打造了17座群眾身邊的社區體育文化公園。這些空間開放、方便實用的社區體育文化公園,為市民提供了休閒游憩、娛樂健身的綠色共享空間。

  沙坪壩區團結體育公園

  老少咸宜人性化設計隨處可見

  4月28日,記者來到位於土主街道的沙坪壩區團結體育公園。該公園綠草茵茵,鳥語花香。部分步道還採用了無障礙設計,即使推着嬰兒車、輪椅也能暢通無阻,設計非常人性化。

沙坪壩區團結體育公園。特約攝影 鐘志兵/視覺重慶

  記者看到,這裡有專業的健身場地,有籃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值得一提的是,羽毛球場和籃球場也採用了人性化的設計方案,地面不再是塑膠,而是一種看著像游泳池防滑墊的地板。該公園深受附近居民歡迎,哪怕天上飄着小雨,運動場地都十分火爆。而在公園的其他地方,老年人有的打太極拳、有的跳健身舞,自得其樂。

  “公園內環境好、空氣好,在家門口就可健身,真好!”團結灣社區居民王顯貴告訴記者,他每天早上6點多就到這裡來打太極拳,天天堅持鍛煉身體,不但不生病,人也更有精氣神了。

  “這個公園經過了幾次改建,公園的規模和項目都提升了。”公園建設方重慶西部物流産業園開發建設責任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推窗見綠,出門見景的要求,我們採用了順應地形的布局方式,依山就勢佈置場地,並注重了原生植物的保護。”另一方面,根據市民的意見,公園增加了乒乓檯、羽毛球場,功能性更強。

  渝北區黃山體育公園

  讓更多市民享受到優質公共服務

  4月30日,“五一”小長假的第一天,記者來到了位於渝北區中央公園西側的渝北區黃山體育公園,這裡依山傍水,健身步道與天然植被交相輝映,健身設施設置錯落有致,處處彰顯生機與活力。

  當日天空飄着小雨,記者看到逛公園的市民雖不多,但都樂在其中。“這裡環境好,場地大,是我為備考國家二級運動員上課鍛煉的好地方。”小李是重慶市暨華中學校一名高二學生,當天下午他正在公園的室外籃球場進行體能訓練。他告訴記者,自己住在渝中區,基本上每個周末或是節假日都要到公園來上體育課,“離家是遠了點,不過這邊設施齊全,場地又免費,每次上完課都身心舒暢。”小李説。

  沿着室外足球場向下步行不一會兒,便能看到依河而建的健身步道,這條長3.7公里的步道圍着種滿綠植的低矮小山丘環繞幾圈,幾位市民在雲霧繚繞中慢跑,別有一番滋味。

一市民在渝北區黃山體育公園漂亮的400米田徑場計時跑步。特約攝影 鐘志兵/視覺重慶

  公園運營管理方重慶珠江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健介紹,黃山體育公園佔地面積約741畝,其中園林綠化面積約360畝。室內有四個館,游泳館(1500個座位)、武術館(800個座位)、群體活動中心、重慶市羽毛球運動訓練中心,實行免費+低收費政策。室外場地則根據重慶地貌特色設計,梯級布局,每一梯都有各自的場地設計。比如,第一梯級是5片室外籃球場,第二梯級是3片室外羽毛球場、10片乒乓球場以及1片門球場。第三梯級則是戶外健身步道。

  為充分滿足廣大市民對體育設施使用的需求,黃山體育公園制定了一系列體育惠民政策。“我們的室外體育設施全年免費開放,室內場館每月免費開放6天。”張健説,他們同時還降低了收費項目的收費標準,以足球場為例,11人制和5人制足球場2小時包場價格分別為800元和200元,性價比很高,這也真正體現了惠民、利民、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讓更多人享受到優質的公共服務,從而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

  江北區石子山社區體育文化公園

  邊角地變身居民的“後花園”

  江北區石子山體育社區文化公園,在周邊有着很高的人氣,因為這個體育文化公園不僅是附近居民的鍛煉場所,還是不少人回家的必經之路。

  “這個公園串聯起了我的居住地和辦公地。”李先生住在石子山公園東1門對面的天鄰風景小區,而他的單位則在公園的南門附近,公園開放前他每天上下班要步行穿越兩條長長的馬路,公園修好後,他外出和上下班,都可以穿公園而過,既方便又鍛煉了身體。

  江北區石子山社區體育文化公園是江北區第一批社區體育文化公園,位於石子山立交南側,內環快速路與兩江春城麓府之間夾角地,是利用邊角地建成的社區體育文化公園,建設用地面積約14757平方米,於2020年12月30日正式開園。該公園主要有兩大功能,第一類為林下休閒體育運動健身類,主要設施包括2個籃球場、2個羽毛球場、環形跑道、乒乓球&、器具健身區;第二類為消防防災救援主題類,主要設施包括4D、VR颱風地震體驗館、地質災害投影區、旱災洪災成因及演變演示顯示屏、模擬交通信號燈、VR觀景望遠鏡等設施設備。

2022年4月26日,江北區石子山體育公園,市民在免費開放的體育場跑步健身。 記者 崔力 攝/視覺重慶

  4月30日,記者走進公園,看見各類花卉綠植栽種一新,桂花樹、櫻花樹、黃葛樹、香樟等林下休閒的區域,清爽自然、綠意蔥蔥,漫步在500米的慢行跑道上,令人心曠神怡、愜意舒適。

  但在此之前,這裡還是一塊邊坡荒地,談到以前的環境,不少居民都連連“吐槽”:建築垃圾、生活垃圾隨處可見,不少人在這兒開荒種菜,一到夏天蚊蟲也多,味道難聞。

  “以前因為地理位置落差大,最高的坡地高達30米,這裡一度被荒廢為一塊無人問津的邊角地。”負責公園管護的工作人員談到,如今經過改造,邊坡被平整並種上了各類綠植花卉,整個面貌煥然一新,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評。

  “簡直是我家門口的‘後花園’。”住在江北區龍湖·源著小區的居民代元高興地説,自己從家裏到公園步行只需3分鐘,現在她和鄰居們鍛煉身體、散步遛狗都要到公園來。

  華龍家園社區體育文化公園

  鬧市中尋一處僻靜隱秘的運動場

  如果要在繁華的都市中,尋一處僻靜隱秘的運動場,位於九龍坡區華慶路的華龍家園社區體育文化公園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裡有室外的籃球場與羽毛球場,高大濃密的綠植將其環繞,成了一個安靜隱蔽的運動空間。當然最重要的是,這座體育公園距離最近的華龍家園社區只有幾步之遙。

  假期第一天,年輕人對籃球場的爭奪非常激烈。一群年輕人在場地內對戰,贏的球隊留在場上等待下個挑戰球隊,輸的球隊則下場休息。剛剛下場休息的寧則告訴記者,“周末球場競爭更激烈,我們打完一場往往要等好一會兒才能重新上場。”

  在籃球場旁有一座小型的兒童樂園,蹺蹺板、轉輪等游樂設施一應俱全。家長們看著孩子們玩得開心,自己也放鬆了不少。“現在好了,有了這座家門口的體育文化公園,周末不需要開車帶孩子去其他公園游玩了。”華龍家園社區居民劉瀚譽稱。

2022年4月26日,九龍坡區中梁山街道華龍家園社區體育文化公園,帶孩子的居民們正在享受早晨的休閒時光。記者 鄭宇 攝/視覺重慶

  “這裡原來是一塊邊角地,我們通過配置體育設施,為社區居民就近開展體育健身、休閒游憩、社會交往等多種活動提供綠色公共空間。”九龍坡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華龍家園社區體育文化公園面積約12000㎡,其空間可分為一帶三區,即運動景觀體驗帶、生態休閒活動區、疏林草坡游樂區和多彩運動體驗區。

  另一方面,該公園以適地適樹為原則,注重生態多樣性和協調性,將櫻花、桂花、香樟、欒樹、藍花楹等色葉開花喬灌木合理配置在多個景觀區域,營造層次分明、綠樹環繞的自然景觀。(郭曉靜 崔曜 楊鈮紫)

編輯: 劉磊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13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