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4月19日電(韓夢霖)19日,在川渝兩地法院聯合召開的知識産權司法保護新聞發布會上,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孫海龍通報了重慶法院2021年知識産權司法保護工作相關情況。2021年,重慶法院共受理一、二審知識産權糾紛案件30170件,審結26252件,總體數量持續增長。
孫海龍介紹,2021年,重慶法院以深化改革為動力,全面深化知識産權審判領域改革,健全知識産權專業化審判體系。重慶知識産權法庭已於2021年6月16日正式掛牌成立,實現“全域管轄、三級聯動、三審合一”的專業化審判模式。重慶知識産權法庭&&了《專利權司法保護指引》,妥善審理涉及5G通信標準必要專利、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等一批高新技術案件,依法保護科技創新成果專利,激勵科技創新。此外,重慶知識産權法庭在全國率先確立“動態界定平台義務”裁判規則,在侵犯商標權、商業秘密等案件中,依法適用懲罰性賠償,提高侵權違法成本,努力破解“周期長、賠償低、成本高”問題。
同時,重慶法院還妥善審理涉“勞亞爾”“胖子”“紅牛”“重慶啤酒”等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加大對惡意搶注與搭便車行為的審查懲治力度,規範商標權人商標使用行為,合理平衡市場主體權益。
2021年,川渝兩地高院、知識産權局簽署了《合作機製備忘錄》。兩地高院共同發布白皮書和典型案例,共同召開研討會、線下培訓和法官聯席會議,發布紀要,統一兩地司法裁判尺度。兩地自貿區法院聯合發布行為保全申請和審查指引。
今年,重慶法院將進一步加強知識産權司法保護,及時調整管轄範圍,實現知識産權審判“重心下沉”,做優做強重慶知識産權法庭,強力推進知識産權案件小額訴訟機制,發揮好知識産權審判理論專業委員會平台作用,推進成渝地區知識産權司法保護協作再上新&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