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廁所,大民生。農村廁所革命是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必須堅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才能真正把這件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近年來,銅梁區全面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把農村廁所革命作為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點工作,與落實民生實事、提升基礎設施、創新基層治理等結合起來,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施策,通過“轉觀念、轉角色、轉方式”,紮實推進廁所革命,農村人居環境整體提升,先後獲評全國美麗鄉村建設典範區、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區、全國鄉村振興先鋒十大榜樣等稱號。
轉觀念 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農村廁所革命是一場關乎農村人居環境的重大變革,更是一場“觀念的革命”。農村改廁最大的難點在於轉變觀念,這正是銅梁區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的突破口。
找到病根,就要對症下藥。銅梁區多渠道宣傳,通過召開黨員會、村民代表會和逐路逐院逐戶地宣傳農村改廁的重要意義和改廁政策,引導群眾轉變衞生觀念,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黨員幹部帶頭改廁,讓每一名黨員都成為農村改廁的一面旗幟,以“關鍵少數”帶動“最大多數”。
銅梁在全區常態化開展以農村改廁為重點內容的觀摩評比拉練活動,不定期對28個鎮街的改廁工作進行“比武”,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氛圍。同時組織幹部群眾現場觀摩改廁示範戶建設成效,激發廣大群眾參與改廁的主動性,變“要我改”為“我要改”。
圍龍鎮龍湖村2社蔣厚興是首批“反對改”的農戶之一。習慣了用旱廁的蔣厚興認為廁所本來就是臟的、臭的,沒必要改造。經過鎮、村幹部耐心做工作,並動員其子女進行勸導,蔣厚興答應“試試看”。改造後的廁所煥然一新,蔣厚興的想法徹底改變。如今蔣厚興成了農村改廁的宣傳員,他家的廁所也成了示範點。
銅梁區結合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工作,將廁所“三無”(無溢流、無蚊蠅、無臭味)納入每月評分的重要內容,激發農戶內生動力,形成了“自己的廁所自己用、自己管”的文明新風尚。
轉角色 發揮農民主體作用
農民群眾不僅是農村廁所革命的直接受益者,更應該是重要的參與者、建設者。銅梁區積極轉變角色,俯身問計、問需於民,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和農民的主體作用。
在改廁需求上,充分尊重農民意願,改過去“下任務、下指標”的方式為“願改則改,能改則改”,從農戶—社(組)—村—鎮—區,自下而上提出改廁需求,制定改廁目標。
在建設方式上,鼓勵採取群眾自行建設、專業隊伍統一建設、農村“工匠”帶頭人承接農村改廁小型工程項目等多種方式進行。從選址、建設到試水驗收等環節,群眾均全程參加,形成了建設、施工、監理三位一體的建設及監管模式。
安居鎮楊樂村周光倫既是改廁農戶也是農村工匠,他帶領施工隊伍與鎮、村幹部及周邊群眾探索出了簡便實用、經濟高效的三格式化糞池清渣口、清糞口銅梁建設模式,在全區推廣運用。
在補助方式上,積極統籌整合各級資金“打捆”使用,採取“先建後補、以獎代補”撥付補助資金,充分發揮群眾“主角”作用參與改廁,按照“政府補一點、群眾出一點”的辦法,在共同建成衞生廁所後,享受衞生如廁新環境,確保群眾參與並從中受益。
轉方式 使農村環境凈起來
農村改廁這項民生大事繁重且具有挑戰,考驗的是治理智慧和功夫。面對規劃設計、技術和管護等難題,銅梁區堅持問題導向,通過轉變方式一個一個破題,把這件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在改廁模式上,在充分尊重群眾意見的基礎上,銅梁因地制宜地結合農戶家庭地理環境、基礎條件等,採用三格式、集中處理式、納入農村生活污水管網處理等多種方式處理糞污,成片推進農村改廁。目前,全區建有三格式化糞池24874座、農村污水集中處理設施58座,可處理9000戶農村生活污水及廁所糞污,集中納入污水管網處理的有24000戶。
在建設過程管理上,切實做實農村廁所改造從數量增加向質量提升、從重建設向建管並重的轉變。定期統籌調度改廁進度,採取“四不兩直”的方式深入現場發現、解決實際問題。嚴格由下而上地做好自檢自查,確保改廁質量,確保改一戶、成一戶、用一戶、好一戶。
在驗收環節上,改變以前鎮街、村社交叉檢查驗收的方式,委託第三方公司嚴格按照規範標準,對鎮級初驗合格的戶廁進行逐戶驗收。對驗收發現的問題立行立改,確保質量、群眾認可“全過關”。
在長效管護上,創新開展農村戶廁“數字化管理”試點工作,建立起了長效管護機制。在以往已建好農村戶廁製作標識牌基礎上,新增製作張貼戶廁數字“身份證”,通過掃取戶廁二維碼,及時了解戶廁建設的基本情況和使用情況,增加了戶廁報修功能,同時通過網絡實現在線實時監管,確保戶廁有人管、有人維護。
截至2020年底,銅梁區納入改廁總戶數為141677戶,有衞生廁所戶數為135794戶,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達95.85%,其中建卡貧困戶改造率達到了100%。2021年,銅梁區將改造完成農村戶廁3600戶,建設農村公廁15座,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讓農民的生活更有品質。
農村廁所革命不僅是一項重要基礎工程,更是一項文明工程、民生工程。銅梁區將紮實抓好廁所建管護全過程,轉觀念、轉角色、轉方式,以小廁所推動農村社會大進步,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劉玉珮 張歡歡 羅佳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