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換飄絮雌株 1.5萬株古毛白楊後代落地京城
2023-04-13 08:58:33 來源: 北京日報
圖集

  實驗室中扦插的古毛白楊枝條。 何建勇攝

  本市已進入今年首個楊柳飛絮高發期。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獲悉,近年來,本市探索繁育百歲以上的雄毛白楊後代,用于替換飄絮的雌株,目前已有1.5萬株子代用于全市園林綠化中。

  楊柳雌株春季飛絮給一些市民帶來困擾。“楊柳雄株可以揚長避短。雄性毛白楊無飛絮、樹幹通直,並且生長快、壽命長、抗性也強。”市園林綠化局科技處副處長張博介紹,2012年起,新實施的綠化工程中只用雄株楊柳。2015年,市園林綠化局牽頭實施“雄性毛白楊古樹優良品種選育及栽培技術的研究”,經過多年栽培實驗,繁育不飛絮的古毛白楊超4萬株。

  這幾萬株優質雄性毛白楊,均來自于大興區的4株樹齡超100年的古樹。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院新品種培育與科普中心的工程師趙建松介紹:“我們跟大興林業站合作,在古樹上採集大約0.6至0.8釐米的根蘗條,經保濕處理後帶回苗圃。”趙建松説,根蘗條靠近根部,是一年內新長出的幼齡苗,更有活力,容易成活。幼苗被帶進實驗室,插入扦插床,10天左右可生根,再過兩個月就能移栽進土地裏。三到五年後,這些古毛白楊的子代便可栽進公園或林地。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劉勇介紹,團隊將依托前期攻關形成的雄性毛白楊古樹幼化組培技術開展規模化應用,建立毛白楊古樹繁育基地,擴大繁育雄性毛白楊古樹優良品種的苗木。

  除了替換樹種,本市還以多舉措開展飛絮綜合治理。張博介紹,市園林綠化局指導各區建立了應急服務機制,全市共成立專項巡查隊伍135支、專業應急防治服務隊85支。對居民區、學校、醫院等重點區域,適時修剪楊柳雌株枝條,利用高壓噴水車、霧炮車等衝刷樹冠、衝掉花序,使用灑水車濕化地面,粘住落地的飛絮,及時清掃。今年,市園林綠化局與市氣象局、市城管委等11個部門緊密協作,開展楊柳飛絮預報。飛絮治理還和防火相結合,與本區消防隊聯防聯動,在無火情的情況下,消防隊會加入到飛絮防治中。(記者 朱松梅)

+1
【糾錯】 責任編輯: 韓磊
北京要聞
  • 避免水位劇烈波動驚擾候鳥 潮白河補水“靜悄悄”
    向陽閘上游,已形成較穩定的開闊水面、淺灘濕地等生境。隨著近兩年生態補水的持續開展,潮白河流域生態環境顯著改善,越來越多珍稀鳥類在這裏棲息、停留。“生態補水不僅要考慮河道裏草和樹這些植物需要補水,哪些鳥類在春季繁殖,哪些鳥類對水位比較敏感,也要考慮。
  • 替換飄絮雌株 1.5萬株古毛白楊後代落地京城
    本市已進入今年首個楊柳飛絮高發期。2015年,市園林綠化局牽頭實施“雄性毛白楊古樹優良品種選育及栽培技術的研究”,經過多年栽培實驗,繁育不飛絮的古毛白楊超4萬株。飛絮治理還和防火相結合,與本區消防隊聯防聯動,在無火情的情況下,消防隊會加入到飛絮防治中。
  • 今春5萬只候鳥“起降”官廳水庫 比往年多三成
    春日已深,在京城短暫歇腳的候鳥已再次啟程,飛往更北方的繁殖地。今春,官廳水庫監測區域內約有5萬只候鳥經停,主要是天鵝、鴻雁、豆雁、綠頭鴨等遊禽及鶴類、鸛類、鸻鷸類等涉禽。
  • 飛絮治理與防火融合 北京進入今年首個飛絮高發期
    隨著天氣逐漸轉暖,北京已進入今年第一個楊柳飛絮高發期。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科技處副處長張博介紹,為做好今年楊柳飛絮治理工作,市園林綠化局指導各區建立了應急服務機制。
  • 百余文物講述西山故事 永定河文化博物館展覽上新
    位于京西門頭溝的永定河文化博物館展覽即將上新——“西山銘記 永定石語”展匯集80余件石刻、40余件拓片以及一批珍貴的歷史圖片,將為觀眾講述門頭溝區少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北京:第二十五屆北京平谷國際桃花節開幕
北京:第二十五屆北京平谷國際桃花節開幕
北京出現沙塵天氣
北京出現沙塵天氣
北京首鋼勝吉林九臺農商銀行
北京首鋼勝吉林九臺農商銀行
北京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開園
北京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開園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54311129517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