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了解到,東城區建成117個“助老打車暖心車站”,覆蓋全區17個街道,“一鍵式”叫車來車快、位置準、有優惠,還能免去一些諸如網絡支付等老年人面臨的難題。

掃碼後五分鐘來車了
提起網約車,不少老年人就頭疼。“兒子之前手把手教過怎麼用手機打車,可我們根本不會,眼睛花了看不清,手指頭也不靈活、點不準,步驟更是記不住。”家住東華門街道、73歲的何阿姨皺着眉頭説。徐阿姨也有同感,“叫車步驟太繁瑣了,如果遇到點急事兒,更是堵心。”“我沒有支付寶,也不會微信付款,只會用現金,怎麼付款就讓我直出汗。”71歲的王叔叔説。部分老年人從內心拒絕網約車,有的則能不出門就不出門。
針對老人打車“痛點”,近日,東城區在全區17個街道搭建了117個“助老打車暖心車站”,針對性解決老年人不會叫車、叫不到車、不會支付等問題。
在福光路1號的龍潭街道幸福社區養老驛站前、距離馬路不到一米遠,新立了一個藍白相間的招車信息牌,“免費約車熱線95128”等標識十分醒目。這就是新設的“助老打車暖心車站”。
拿起手機掃描二維碼,81歲的龍潭居民郭秀貞開始打車,她要去和平門。兩秒內掃碼完畢,郭秀貞的手機上彈出一個打車界面,點擊屏幕中間的“呼叫出租車”,不用十幾秒鐘便有出租車應答。不用五分鐘,出租車停在了馬路邊。上了車,郭秀貞趕忙諮詢司機師傅,“我去和平門。能用現金吧?”得到肯定的回答後,郭秀貞放了心。
重點區域都有車站
東城全區設立的117個“助老打車暖心車站”,分佈在小區和養老驛站門口、小巷口、大街邊等老人打車需求量大、上下車安全的重點區域,實現了適老化交通出行服務全覆蓋。
在“助老打車暖心車站”,老人們還有打車優惠可以享用。去年10月底起,本市面向年滿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發放助老就醫出行補貼,每位老年人每年可累計領取200元,用於減免打車往返醫院的費用。補貼分四個季度發放,每季度50元。
東城多個街道、社區的社工、志願者還走上街頭,幫助老年人認識、掌握使用“助老打車暖心車站”打車的方法。(記者 李瑤 通訊員 王慧雯)
-
方便又很體貼 北京東城建成117個“老人打車站”
針對老人打車“痛點”,近日,東城區在全區17個街道搭建了117個“助老打車暖心車站”,針對性解決老年人不會叫車、叫不到車、不會支付等問題。東城多個街道、社區的社工、志願者還走上街頭,幫助老年人認識、掌握使用“助老打車暖心車站”打車的方法。
-
推動建築業數字化轉型 副中心智能建造未來城市
“像造汽車一樣建房子,未來人們不用等到房子建成,就能提前在虛擬空間看到新家是什麼樣。“智能建造涉及建築行業的整個過程,從設計、施工到交付、運維,都可以運用數字化手段對傳統建造模式進行改造。
-
趕集日記|在北京昌平沙河大集感受“人間煙火氣”
琳瑯滿目的各類攤位,此起彼伏的吆喝叫賣聲,品類豐富又新鮮的瓜果蔬菜,還有各種冒着騰騰熱氣的美食……集市上的濃濃煙火氣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喜愛,趕集正成為一種新時尚。
-
北京八達嶺夜長城“五一”起每晚開放
八達嶺長城大型主題燈光秀在夜間勾勒出“璀璨巨龍”。(資料照片)本報記者 潘之望攝 本報訊(記者 李瑤 通訊員 申兵堂)今年“五一”假期起,八達嶺夜長城將常態化開放,從以前的每週五、周六和法定節假日開放,調整為每天晚上開放。入夜,金色的燈光打亮墻體,白色燈光映照馬道,整個八達嶺長城被勾勒出清晰的形狀,宛如“璀璨巨龍”順着山勢綿延。
-
北京:《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運營管理服務規範》將實施
本市制定的《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運營管理服務規範》近日在市市場監管局網站公布。充電設施運營場所宜設置24小時可視監控系統,監控界面應覆蓋全部充電設施及車輛,圖像應具備儲存、查詢、回放功能且存儲時間應不少於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