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4月4日上午10時,北京細雨霏霏。北京各界人士陸續來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與“清明節的銘記”活動,銘記歷史、緬懷英烈。
在活動啟動儀式之前,館內留言板上已留下不少人對革命先驅、抗戰烈士的寄語。“感謝你們,讓我們有了現在安定、幸福的生活。你們是最可愛的人!”“我們今天的和平生活是你們用血肉換來的,希望你們一切安好。我們也會努力學習,報效國家”……
當雄壯的國歌聲響徹抗戰館館前廣場,活動啟動儀式正式拉開帷幕。現場人員整齊列隊、肅立默哀,向各個歷史時期為爭取民族獨立解放、捍衛國家主權而英勇獻身的革命先驅致敬。
隨後,抗戰老戰士代表、八路軍老戰士薛樹棠帶領少先隊員代表、大學生代表等,一同在獨立自由勳章雕塑前向英烈獻花。接下來的朗誦活動重溫了烽火歲月裏的家國情懷和英雄氣概。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羅存康説,我們啟動“清明節的銘記”活動,目的是銘記、感念和尊崇英雄烈士對國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犧牲和貢獻,傳承和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
活動期間,抗戰館在線下組織志願講解員專場講解英烈故事,開展“緬懷英烈志 創造新偉業——清明寄語”活動,讓觀眾們在寄語中緬懷追憶英烈;在線上推出“抗戰雲課堂”清明節特別節目,為觀眾們開設網上祭奠專欄。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一年級學生程詩桐説:“今天我們緬懷歷史,是為了更珍惜現在的生活。未來,我將以革命先烈的精神激勵自己。”
據介紹,從2009年至今,抗戰館連續15年舉辦“清明節的銘記”活動,該活動已成為各界追思、緬懷、尊崇英雄烈士的重要平台。(記者羅鑫)
北京要聞
-
北京:各界人士參與緬懷英烈祭掃活動
據介紹,從2009年至今,抗戰館連續15年舉辦“清明節的銘記”活動,該活動已成為各界追思、緬懷、尊崇英雄烈士的重要平台。
-
把數據用好用活——專家談釋放數據生産力
專家認為,隨着政企數字化轉型逐漸深入,如何充分挖掘數據價值,提升“用數”能力,成為下一階段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問題。
-
全球連線丨科技助力雄安“新地標”高質量建設
150米建築高度、70米樁基鑽孔深度、一次性澆築15000立方米混凝土筏板……中國中化總部大廈項目憑藉建設規模大、施工難度高、質量要求精等特點,開創了雄安建築史上多項施工紀錄。
-
五部門:到2025年優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專業布點
新華社北京4月4日電 教育部等五部門近日印發《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優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專業布點,新設一批適應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學科專業,淘汰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學科專業。
-
今春天氣頻頻“變臉” 是否異常?如何應對?
今春天氣忽冷忽熱,前期回暖明顯而近日又出現劇烈降溫,是否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