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校融合共促創業 北京建成高校大學生創業“四園”
2023-03-27 08:58:48 來源: 北京日報
圖集

  3月22日,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沙河園)在中央財經大學沙河校區揭牌,這是本市的第四個市級大學生創業園。至此,本市“一街四園多點”的高校大學生創業園孵化體系架構正式建成。其中,“四園”共可容納近350支創業團隊入駐。

  校地協同建成新園

  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朱凌雲介紹,沙河園由市教委、昌平區政府和中央財經大學合作共建,總體孵化面積5201平方米,可容納70支創業團隊入駐,目前已有31支大學生創業團隊入駐。

  位於創業園一層的“融創CLUB(俱樂部)”區域,是該園區主要創業團隊辦公的場所。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大三學生蘭錦航主創的“文旅星”團隊在這裡擁有3個工位,他們的項目是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現實文化遺産與數字資産的轉化。“我們還是個剛剛萌芽的小團隊,自從入駐創業園以來,真切感受到了來自方方面面的呵護。”蘭錦航説,除了獲得免場租等支持外,創業園還給初創團隊介紹了與運營方向十分契合的合作資源。“選擇創業就是選擇遠方,我們一定風雨兼程,在3年孵化時間裏充分利用好創業園提供的資源,錨定方向不斷深耕。”

  市教委高校學生處處長王棟介紹,創業團隊在入駐大學生創業園區後,不僅可獲得免場租、免水電和物業費的相關支持,還可以享受政策諮詢、工商註冊、法律服務等基礎型服務,專業培訓、導師輔導、人才招聘等提升型服務,以及投融資對接、行業産業對接、生態&&建設等拓展型服務支持。

  校校融合共促創業

  “沙河園構建了一校辦園、多校用園的市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新模式。”市教委主任李奕説,沙河園是為推動沙河高教園區8所大學校城融合、校校融合而建設的新一代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區。

  來自北京大學的“博雅薈馨”創業團隊專注於跨境電商出口業務。“我們選擇沙河園,主要是希望借助中央財經大學在國際貿易領域的專業優勢和人才優勢。”創始人之一、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研二學生雷煒説,他們的項目去年參加了首屆京彩大創比賽,並獲得二等獎。此後,在各方的扶持下,團隊於去年12月註冊成立公司,今年3月入駐沙河園。

  在創業園區擁有獨立的辦公室,令團隊成員感到很興奮。“除了硬體上的支持外,創業園還幫助我們對接了一些投資機構,提供財稅法方面的專業指導,幫助我們快速起步。”雷煒説。

  朱凌雲介紹,沙河高教園區內8所高校組成了北京沙河高教園區高校聯盟。高校聯盟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依託入園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創新創業、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優勢,採用校際合作的方式,優化高校資源配置,實現多方優勢互補、工作互動、合作共贏,持續推進園區高校“雙一流”建設。

  社會經濟效益“雙豐收”

  沙河園的啟用是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孵化體系建設的重要拓展。

  王棟介紹,伴隨着良鄉園、軟體園、理工園和沙河園的陸續啟用以及25個高校分園認定工作的完成,本市正式建成“一街四園多點”的高校大學生創業園孵化體系。其中,“四園”總孵化面積達2.5萬餘平方米,團隊容量近350支。其中,軟體園主要以信息産業、IT技術為主要孵化內容;良鄉園主要是文化創意孵化團隊的聚集地;沙河園以金融科技為主要孵化特色;理工園則是一個綜合的孵化園區。

  伴隨着創新成果日益豐碩,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展現出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豐收”。

  截至目前,市級“四園”累計孵化大學生創業團隊800余支,帶動就業10000餘人;孵化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等資質企業187家;創業團隊累計註冊商標及申請專利900余項,涌現出盛世順景、博雅合眾、光子算數、諾禾心康、阿爾法智聯等一批高質量、高水平的優秀創業團隊。(記者 孫樂琪)

  (原標題:本市建成高校大學生創業“四園”)

+1
【糾錯】 責任編輯: 朱旭彤
北京要聞
北京玉淵潭:一園春色已備好
北京玉淵潭:一園春色已備好
春日居庸關
春日居庸關
北京:關注“星星的孩子”
北京:關注“星星的孩子”
北京海淀:愛心義診 助力市民健康睡眠
北京海淀:愛心義診 助力市民健康睡眠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466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