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3年年會於日前在北京舉辦。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文紅介紹,近年來,北京市高標準推進“兩區”建設,全力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據統計,北京是全國資金匯聚地,金融資産總量超過190萬億元,約佔全國的一半。
在金融領域,2022年北京金融業實現增加值8197億元,同比增長6.4%,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金融業佔GDP比重達到19.7%,創歷史新高。隨着金融領域改革開放的持續推進,北京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不斷完善,市場發展潛力不斷擴大。
在政策資源方面,北京一直是我國金融改革開放創新試點的前沿陣地。2020年啟動“兩區”建設以來,金融領域對外開放又進一步深化,涉及102項試點任務,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等試點率先在京實施,QDLP(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試點不斷擴展深化。北京還在全國率先實施了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開展私募股權二級市場轉讓試點,發布氣候友好銀行北京倡議,落地氣候投融資試點,發布實施了推進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
在資金資源方面,北京是全國的資金匯聚地,金融資産總量超過190萬億元,約佔全國的一半。在京的公募基金、銀行理財、保險資管、券商資管等機構的資産管理規模超過30萬億元,約佔全國同類資産管理規模的30%;私募股權、創業投資管理規模長期以來居全國首位。
在機構資源方面,在京持牌金融機構超過900家,機構類型豐富多樣。2022年進入銀行家榜單前20名的中國金融機構共10家,其中有6家總部設在北京。全國近三分之一的銀行理財子公司、30%的保險資管機構、20%的公募基金均設在北京。本市還建立了北京資産管理協會這一全國首家跨行業的資管自律組織。
在市場資源方面,北京多層次資本市場持續完善,直接融資規模在全國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目前,已有境內外上市公司786家,總市值全國第一。全國首批公租房領域公募REITs在京落地,北京證券交易所開市以來運行平穩,上市公司已經超過180家,交易品種不斷豐富。去年首次實現在交易所市場發行國債,目前已經累計發行政府債券1.42萬億元。
北京金融從業人員超過80萬人,CFA(特許金融分析師)持證人佔全國30%。證券、基金、期貨“三位一體”金融領域國際職業資格認可全部落地,高端境外人才從業便利度顯著提升。北京金融法院的成立,更好滿足了金融司法需求,金融法治和信用環境更加完善。
“北京將持續擴大金融業改革開放,緊緊圍繞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設,推動首都金融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李文紅介紹。在大力支持財富管理行業發展方面,北京將吸引國內外優質合規的資産管理、財富管理機構加大在京布局,提供全方位的財富管理方案和多元化的財富管理渠道,推動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全球財富管理中心。(記者 潘福達)
(原標題:北京金融資産總量超190萬億元 去年金融業佔本市GDP比重創歷史新高)
-
北京城市副中心近480個重大項目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昨天,城市副中心舉行産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智能建造、科技創新等8大類22個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接下來,通州區將持續動態發布場景清單,不斷釋放發展機遇,吸引更多創新企業參與到副中心應用場景建設中來,更好地為城市管理提效、為産業發展蓄勢、為民生改善賦能。
-
北京市平台企業數量和行業規模在國內位居前列
日前,《對外開放藍皮書:北京對外開放發展報告(2022)》和《北京經濟藍皮書:北京平台經濟發展報告(2022)》發布。北京平台經濟發展報告分析認為,北京平台經濟抓住了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重要機遇,平台經濟增速加快,北京平台企業在行業中佔有重要地位,平台企業數量和行業規模在國內位居前列。
-
北京市金融資産總量超190萬億元 約佔全國的一半
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3年年會於日前在北京舉辦。“北京將持續擴大金融業改革開放,緊緊圍繞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設,推動首都金融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
“從牧草到餐桌” 頂級奶牛基地落戶農業中關村
國內頂級的奶牛基地已落戶農業中關村,將持續開展“從牧草到餐桌”的全鏈條農業科技研發。在農業中關村,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建設的首農奶牛育種基地整潔有序,其配備的智能系統能保證牛舍環境的穩定舒適。
-
北京朝陽發布工體元宇宙等七大數字經濟應用場景
在昨天召開的互聯網3.0生態發布大會上,朝陽區發布了工體元宇宙等七大應用場景,覆蓋商業、文化、旅游、黨建、金融等領域,並“揭榜挂帥”徵集合作夥伴。朝陽區發布了互聯網3.0標杆示範的七大應用場景,並就場景建設開展揭榜挂帥,徵集相關技術供應商、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