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復工首周,一家智能製造小微企業負責人欣喜地發現,公司賬戶上收到了300萬元貸款。過去兩周時間內,已有49家小微企業通過中關村科技擔保“普惠保”完成審批放款,落地金額近1.03億元,以國有政策性融擔機構的普惠擔保服務助力首都小微實體企業迅速復工復産。
新年伊始,由於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企業資金周轉壓力驟然加大。“想不到借助中關村科技擔保的服務,一天就完成了300萬元純信用擔保的線上合同簽約,貸款很快就到賬了,我們才能及時支付貨款,正月初十按原計劃準時開工!”上述智能製造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向銀行申請資金支持時,由於缺乏有效實物資産抵押,難以迅速獲批大額貸款。此時,他恰好從微信朋友圈看到了中關村科技擔保“普惠保”小程序二維碼,便直接用手機掃描後,從註冊、填報信息到上傳資料,經過手機上的簡單操作,一天時間裏就完成了線上合同簽約,通過純信用擔保迅速獲批300萬元貸款。
據悉,“普惠保1.0”於2022年上線,當年新增服務規模10.91億元,服務小微企業692家,以擔保增信功能支持小微企業渡過疫情難關。兔年春節前夕,中關村科技擔保於今年1月16日推出“普惠保2.0”線上小微普惠服務。
中關村科技擔保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優化風險評估模型、對小微企業實行多維度智能評價、利用小程序和客戶端等“數智化”途徑,新版普惠保提升了擔保額度,申請、傳輸資料、審批、簽約、放款全部實現了線上化,申請企業無需經歷現場考察,最快1天就能完成審批放款,所需資料也由原來的18項簡化至最少6項。其中,純信用保證最高擔保額度由100萬元提高至300萬元,資産抵押保證最高擔保額度由300萬元提升至500萬元,更大力度為小微企業提供普惠擔保支持。半個月來,已有49個項目通過“普惠保2.0”完成審批放款,落地金額過億元。(記者 孫奇茹)
(原標題:中關村科技擔保服務支持企業復工復産 49個小微企業獲億元金融助力)
-
中關村科技擔保服務支持企業復工復産
春節復工首周,一家智能製造小微企業負責人欣喜地發現,公司賬戶上收到了300萬元貸款。
-
2023鄉村振興與産業幫扶大會即將啟動
新華網溯源中國助力“忻州雜糧走進雄安”,相關品牌産品展銷現場銷售總額達千萬,簽約訂單突破兩億。2月12日,將發布2023新華網溯源中國“種子計劃”,以及百縣千品進首都、百縣千品進雄安、百縣千品進長三角、百縣千品進大灣區等溯源中國産銷對接消費幫扶行動。
-
北京發布2023年十方面任務
北京發布2023年十方面任務 1月31日,《關於北京市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報告》對外公布。
-
新建5G基站1萬個以上 北京發布2023年十方面任務
報告提出將加快構建具有首都特點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同時公布了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推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等十方面主要任務。
-
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
魏瑗在住院病房查看患者病情。